• 山東能源集團:帶著社會責任前行


    時間:2012-01-16





    企業怎樣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追求效益沖突嗎?針對這些時下人們關注的問題,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結合省外創業的經驗給出答案:只要找準接合點,企業完全可以實現發展創業與承擔社會責任的完美雙贏。

    “走出去”化解能源危機

    山東是產煤大省,更是耗煤大省,而現在可采資源越來越少,開采難度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以目前的生產水平,山東煤炭按現有儲量僅能維持20年。

    另一方面,山東能源集團的6家權屬煤炭企業,也深受資源短缺之苦。由于長期超強度開采,新礦集團省內煤炭儲量最少時不足5億噸,淄礦集團省內煤炭儲量也一度不足1億噸。同樣,省內后備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嚴重困擾著棗礦集團、肥礦集團、臨礦集團和龍礦集團。

    在這種情況下,山東能源集團及其6家權屬煤炭企業,按照山東省“合理控制省內煤炭資源的開發強度和節奏,建立煤炭產業接續基地,實施‘走出去’戰略”的行業發展思路和戰略取向要求,以走出去尋找資源,以山東未來的能源需求解困為己任,采取收購、托管、聯合等多種方式,先后在內蒙古、新疆、陜西、寧夏、山西等12個省區獲得了超過400億噸的煤炭地質儲量,可采儲量超過200億噸。按目前每年1.73億噸的設計產能,可以開采120年以上。

    做“西部大開發”先行者

    山東能源集團在省外開發煤炭資源,一方面可以滿足山東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西部經濟發展提供了能源動力,成為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2010年,在西部擁有最多建設項目的新汶礦業集團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授予“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

    山東能源集團6家煤炭企業中最早“走出去”的淄礦集團,于2005年底在三秦大地建成投產了設計年產300萬噸的陜西亭南煤礦。

    2005年,新礦集團與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簽署煤炭資源開發和煤化工基地建設協議,揭開了投身邊疆、建設邊疆的序幕。目前,多個煤礦、煤制天然氣、機械制造等項目正在實施建設中,至2015年,他們在新疆伊犁的總投資將達1000億元,煤炭產能將達到50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產能達到60億立方/年,建成180萬噸甲醇轉60萬噸烯烴項目和60萬千瓦電廠項目,機械加工能力達到3000臺件,商貿物流產值達到20億元,產值收入突破700億元,實現利稅100億元。

    內蒙古能源基地是山東能源集團確定的“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發展項目,目前經濟效益已經初步顯現。山東能源集團多家權屬煤炭企業在這里建設的煤炭開采、煤炭洗選加工、焦化項目、機械制造、房地產等,已經開始產生收益。新礦集團內蒙古能源公司已被鄂爾多斯市列為重點培育的27家“雙百億”營業收入年超百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和銷售收入年超百億元的重點產業園區企業之一。

    造福當地百姓

    山東能源集團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中,樹立了企業良好形象,在省外項目建設駐地百姓和地方政府中贏得了良好口碑。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是個非常寒冷的地方,在與當地的合作中,棗礦集團在明知不會盈利的情況下,依然承擔起了當地冬季供暖工程,并投入2000多萬元,增建了4個換熱站、新敷設和改造供暖管網13000米。新巴爾虎右旗阿拉旦額莫勒鎮烏爾遜大街居民立紅對記者說:“今年進入供暖季節后,我家里的溫度一直保持在22攝氏度以上,這全是托了山東人的福。”

    山東能源集團的創業帶動了項目建設駐地的地方經濟發展,拓展了當地就業渠道,提高了當地職工收入。新礦集團在新疆伊犁的項目建設惠及當地各族同胞。目前,他們已經招聘新疆當地職工近700人,輔助工人均月工資3500元,井下職工人均月工資4800至5600元。到“十二五”末,這個基地將實現帶動當地就業近20000人。買爾旦是伊犁一號礦一名班組長,過去在家種地養羊,一年收入幾千元。2008年到礦工作后,每月工資五六千,一年后他就買了一輛小轎車。他感慨:“是山東能源給我帶來了好生活。”

    在省外創業中,由于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山東人、山能人”成為迅速博得當地政府、企業和百姓信賴的品牌,為企業發展和項目拓展贏得了更多機會。呼倫貝爾市委書記羅志虎表示,呼倫貝爾煤炭資源儲量在1000億噸以上,今后將拿出最好的資源與山東能源集團合作。

    山東能源集團的良好口碑也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前來尋求合作。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已與中石油、中電投、中信集團、中化集團、中國煙草、國網能源、華潤集團及韓國SK等在“煤、化、電”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戰略合作,形成了資源、資金、管理、技術、團隊等方面的鏈接互補。(本報記者 左豐岐 本報通訊員 周 峰 陳宜勇)

    來源: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