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20





      11月16日,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以“致韌性:可持續的責任之道”為主題,邀請政產學研各界嘉賓,共探新形勢下的履責之道。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創立于2005年,迄今連續舉辦了十九屆。論壇聚焦年度熱點,致力于探索社會責任領域的堅守和創新。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廣大企業如何扎根社會土壤,凝聚發展韌性,成為本屆論壇關注的重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于軍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企業,也就是經營主體。他們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是造就我國經濟韌性最可貴、最可靠、最可預期的戰略資源。“今天我們‘致韌性’,更要‘致敬億萬經營主體’,是它們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行穩致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表示,經濟環境對企業而言就是“大氣溫”,對于企業而言,光有信心,不懂經濟增長變化的“大氣溫”也不行。企業如果處于具有某種脆弱性的宏觀增長環境,就需要以增強企業韌性求得適度發展,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韌性企業在脆弱性的環境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增強企業韌性,需要懂得“溫度”到底在什么區域,需要統籌企業發展與企業安全,同時還要力爭在增強韌性中爭創世界一流。


      深圳市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周江濤在責任TED環節分享說,福田區以占深圳4%的土地,貢獻了全市1/6的經濟總量、1/5的稅收,正在舉全區之力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除經濟發展韌性強勁外,在生態韌性方面,該區擁有全國唯一一個位于市中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濕地,每年有超10萬只候鳥在這里駐留,如今福田區正成為世界觀察“美麗中國”的一扇窗口。


      “小小一顆鹽粒,關乎著大民生。”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敦憶嵐表示,目前中鹽集團食鹽產銷量居世界第一,并仍在不斷刷新“鹽值”,成為國內鹽穴綜合利用的開拓者。敦憶嵐以世界首個非補燃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為例介紹,2022年項目建成后實現了完全零排放,每年可增加調峰電量約1億千瓦時,全年可節約標準煤3萬噸,降低碳排放超6萬噸。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