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眼下正是農業生產的關鍵節點,中國移動貫徹落實“農業強國”、“糧食安全”戰略,勇擔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力軍,在全國打造了1300余個5G智慧農業示范項目,科技助力春耕備耕,為農業注入新質生產力。
5G+北斗賦能春耕,無人農機“慧”種地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如今的“金戈鐵馬”,從昔日的“人畜勞作”進化到“機器換人”,農機裝備正催生出澎湃動能。
搭載中國移動“5G+北斗”高精定位服務的無人農機在犁地、播種
中國移動在全國范圍內建設4400余個北斗地基增強站,推動5G技術與北斗衛星導航技術融合創新,形成“5G+北斗”厘米級、亞米級等標準化高精定位服務,實現了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植保機等多種類型農機設備的高速互聯,提供農機自動駕駛導航、農機精準作業和精細化管理,自動化播種作業精度誤差小于正負2.5厘米,農機作業效率提升30%。無人駕駛的農機在鄉間田野有序地整地、翻地、播種、施肥、插秧、收割,正在成為新的田園風光。
為種地增“智”,為農田提“質”
河南開封蘭考縣是國家首批鄉村振興示范縣、全國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縣。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用數字手段助力糧食增產的綠色畫卷正在蘭考縣徐徐展開。
中國移動為蘭考縣打造“5G高標準農田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依托OneNET能力,通過5G網絡向下連接各類農業物聯網設備,向上承載平臺數據應用,實現“全數據一張網”;借助蘭考農業鏈,構建各類應用子系統形成農業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的完整鏈條,打造“全產業一條鏈”;利用遙感衛星技術,實現全縣耕地數據提取與展示,打造“全縣域一張圖”;打造全縣應用系統統一門戶、統一監控指揮中心等,有效規避“煙囪架構”和“數據孤島”問題,打造“全服務一門戶”。蘭考縣5G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糧食作物增產約10%,農藥施用量可減少20%左右,化肥施用量可減少10%左右,農民年均增收約650元/畝。
科技守護茶香,茶園管理更高效
春光正燦爛,采茶好時節。在浙江杭州西湖區龍井村,茶田里一片繁忙景象,茶農們正忙著采摘春茶。中國移動將5G+AI+IoT(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茶園中,基于5G+IoT技術可以實時采集茶葉生長過程的數據,借助AI,可以分析茶葉的形狀與顏色等各項指標。當茶葉到達符合生長模型中采摘條件標準時,茶農們便可以及時進行采摘,并可借助線上渠道將茶葉銷往各地。
中國移動在浙江杭州、山東日照打造5G智慧茶園
山東日照嵐山區巨峰鎮是日照綠茶的主要產區,全鎮茶葉種植面積達到8萬多畝,被譽為江北綠茶第一鎮。中國移動聯合嵐山區農高服務中心搭建了日照綠茶產業數據平臺,實現了茶園的濕度、溫度、土壤墑情、病蟲害情況的實時監控,同時,消費者還可以看到茶葉從生長、采集、炒制、流通等全流程,讓老百姓喝上放心茶。
助力耕海牧漁,打造“藍色糧倉”
天氣回暖,從田間地頭到江河湖泊,不僅農田換上“春裝”,海洋牧場、水塘也迎來了水上“春耕”。中國移動為水上養殖按下生產“快進鍵”,為養殖戶增產增收夯實基礎。
在山東煙臺,中國移動為全國首個智能化大型海洋生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精準規劃了近海區域700MHz 5G網絡,海洋最遠覆蓋距離突破100公里,達到全國海域5G網絡覆蓋領先水平。利用物聯網、5G搭建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在水下布設大量傳感器,可實時測定海水溫度、鹽度、溶解氧等參數,助力養殖者科學養殖,降低養殖風險,提升漁業養殖效率,實現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在“海洋大市”廣東陽江,中國移動攜手陽江市農業農村局探索建設海洋牧場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海洋牧場一張圖,直觀展示牧場及海域的實景及遙感數據,并結合標準化的數據管理要求,提供完整數據報告為決策者提供數據參考。
中國移動助力“耕海1號”海洋牧場建設
春光無限好,奮斗正當時。中國移動將持續鋪就信息高速路,注智賦能農業轉型升級,在助力鄉村振興中彰顯更大的責任擔當。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