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國銀行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環境、社會、治理)》正式發布。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一年,中國銀行繼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金融報國初心,勇擔金融為民使命,扎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繪就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的美好圖景,為服務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綠道篤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銀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打造“綠色金融服務首選銀行”,把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全行經營管理與業務發展的各項環節,持續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加強對客戶ESG風險的全流程管理,創新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綠色可持續動能。
截至2023年末,境內綠色信貸余額31,067億元,新增11,195億元;綠色債券承銷量保持市場領先,綠色債券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升級完善“中銀綠色+”產品與服務體系,覆蓋貸款、貿易金融、債券、消費、存款、綜合化服務等多領域;倡導綠色運營理念,相較于2019年,2023年全集團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降低4.49%。
堅守初心擘畫報國為民新篇章
中國銀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將更多資源投入到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主動對接“專精特新”、創業就業、外匯外貿、“三農”等領域普惠客群,提供特色產品和專屬服務,提升服務精準性和有效性;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養老、健康、住房、消費、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依托行業優勢帶動更多資源投向公益慈善事業,在全球范圍內支持舉辦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音樂會等一系列標桿性人文交流活動。
截至2023年末,為民營企業提供信貸支持3.73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9萬億元,為超過1.5萬戶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授信余額超過2,600億元;優化涉農領域金融服務質效,涉農貸款余額26,561億元;深化穩崗擴崗機制,全年為4.73萬家企業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超過2,700億元;建成養老服務示范網點853家;全年向北四縣投入無償幫扶資金8,057萬元。
守正創新鍛造卓越發展根基
中國銀行在業務運營中充分融入ESG理念,董事會及監事會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定點幫扶、公益慈善等ESG領域充分發揮決策引領與監督作用,ESG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深化全面風險管理,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打造高水平的金融人才隊伍,人才優勢進一步轉化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主動融入數字金融新浪潮,加速數字化變革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業務服務能力得到有力支撐。
中國銀行是中國內地最早開展專業化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金融企業之一,已連續17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各界全面展現集團在履行社會責任、深入踐行ESG理念的相關情況。未來,中國銀行將用更有力行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用更溫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多中行力量。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