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冶集團踐行“兩山”理念 盡染萬里青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17





      礦冶集團充分發揮有色行業環保領域“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深度參與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重大國家戰略任務,積極助力有色金屬行業企業走出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服務國家戰略


      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聯合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成立三門峽市駐點科技幫扶團隊,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城市駐點科技幫扶”項目研究,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開展長江經濟帶督導幫扶,組建專家技術團隊先后到湖南、貴州等地方尾礦庫開展督導幫扶,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難點,為地方政府和需求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監管經驗;守牢漢江流域生態安全,與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組成核心技術攻關團隊連續三年承擔陜西省白河縣礦區污染源特征調查、東壩河片區污染源環境影響評估和實施方案專題工作,深入礦區調查廢渣淋溶水和礦井涌水等水質及主要污染物污染負荷等狀況,完成西壩河片區澗槽溝廢棄礦點典型廢棄礦渣(礦硐)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以堅實技術支撐助力白河縣硫鐵礦區系統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貴州松桃縣持續開展渣庫治理技術攻關時,牽頭解決現場試驗技術難題50余項,有效破解渣庫污染治理難題,減輕或消除錳渣庫對松桃河的污染。


      踐行央企擔當


      建言獻策提供技術支持,組成專家團隊赴吉爾吉斯斯坦開展現場調研,對有關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山環保設施設計符合性、環保手續合規性、污染隱患情況、主要環保風險等進行現場排查,提出礦山在風險管控、隱患整改及管理能力持續提升等方面的對策措施;因地制宜促進協調發展,開展塞爾維亞紫金波爾銅業有限公司的酸性水處理工程設計,實現污水處理站外排廢水中的銅、鐵、鋁、鋅、酸等污染物穩定達標,有效保護當地的水環境;強化擔當助力海洋生態建設,協助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開展科研工作,開展“深海采礦環境影響評估試驗”,為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礦冶力量。


      履行社會責任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承擔“廣西涉鎘等重金屬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項目”,負責廣西南寧等14個市的調查工作,聚焦重有色金屬礦區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耕地集中區,全面排查礦區歷史遺留廢物,精準甄別污染源信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實施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提供技術支持,助力廣西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問需企業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承擔數十項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在受污染耕地調查與治理項目中科學處置礦區周邊受污染耕地,在老窿硐治理工程中精準查找污染風險,全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礦區生活垃圾堆放點綜合整治工程中,讓“雜亂差”垃圾堆搖身一變成為小公園,實現“修復一塊廢棄地,打造一處生態景觀”目標;在酸性廢石場生態治理工程項目中,研發了以礦山固廢作為植被生長介質的改良方法,突破源頭污染防控難、無土植被恢復、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系統性不強等技術問題,實現污染“源頭控制”與生態修復的有機結合。


      聚力科技創新


      助力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思路,為礦山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技術支撐。研發“有色礦冶固體廢物堆場污染阻隔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創新提出利用化學灌漿方式實施垂直防滲的工藝技術,德興銅礦建成國內第一個固廢綜合利用和生態修復協同為主題的示范園。針對寒旱區氣候特征及煤矸石堆場生態修復過程中土壤極度缺乏的限制性因素,研發出基于區域固體廢棄物用于生態修復的纖維基質材料,為解決區域性礦山生態修復提供新的模式;進一步探索工程施工與生態修復的關鍵施工工藝,集成出一整套安全、經濟、快捷、高效的煤矸石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成功研發三種納米吸附劑二代產品,先后在國內多個工程項目中成功應用,為國內污染飲用水體修復提供重要技術支持;多項自主研發取得新進展。


      礦冶集團將立足科技央企屬性,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優勢,助推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書寫一份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礦冶生態答卷。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