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的黃芪種植基地十分熱鬧。土默特右旗海日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義朝,看著一輛輛滿載有機黃芪的貨車接連從規范化種植基地駛出,心里說不出有多高興。據悉,這批有機黃芪將用于生產揚子江藥業集團(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的明星產品“龍鳳堂黃芪精”。
多年來,揚子江藥業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深耕中醫藥領域。根據名老中醫驗方和經典名方已開發出38個獨家中成藥,形成了呼吸、消化、心腦血管、內分泌等多治療領域的中成藥產品矩陣。不僅如此,揚子江藥業還全力打造龍鳳堂中藥產業園,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中藥生產工藝,樹立了中藥智能制造標桿。
藥材好,藥才好。為讓產品質量更加安全穩定可靠,揚子江藥業陸續在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道地藥材產區或中藥材優質主產區共建了8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在把好源頭種植關,為消費者帶來放心產品的同時,還孜孜以求為鄉村全面振興助力。
布局藥材種植 保障人民健康需求
每年10月是黃芪規范化種植基地千余畝有機黃芪的采收期。田里,數臺收割機來回轟鳴穿梭作業,將一根根有機黃芪從泥土里輕松翻出。風吹過,空氣里夾雜著泥土的氣息,還混著些許豆香。每臺機器后緊跟2~3人,將翻出的有機黃芪收集起來集中堆放。
四子王旗地處內蒙古高原,氣候涼爽,日照充足,降水少而集中,擁有種植黃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18年,揚子江藥業經過實地調研,與當地農戶合作探索,成立土默特右旗海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揚子江以訂單和技術支持為保障,于2019年與合作社共建黃芪規范化種植基地1800畝,專供揚子江藥業生產“龍鳳堂黃芪精”。
據悉,種植基地選址時,揚子江藥業派專業人員對每一塊候選土地進行全面細致的勘察評估。一方面考察生態環境,對地理位置、土壤、空氣質量、水源等多個指標進行篩查和檢測,確保相應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另一方面對產地種植規模、加工與倉儲能力進行評估,以保障中藥材的供應能夠滿足生產需求。
事實上,從2014年起,揚子江藥業便開始在陜西、甘肅、四川、重慶、河南、湖南等地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
在內蒙古自治區,除了四子王旗,包頭市固陽縣還有萬余畝有機黃芪規范化種植基地,并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
在福建省福鼎市貫嶺鎮,數千畝通過“三無一全”認證的梔子四季常青;
在甘肅張掖酒泉、定西等地,板藍根、當歸、甘草、黃芪等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超萬畝。
“除上述基地之外,還有遼寧省丹東市的五味子種植基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界溝鎮的紫蘇種植基地……這些規范化種植基地有效地把地域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揚子江藥業龍鳳堂溯源管理主管王超說,集團已經建立了龐大的優質中藥材供應體系,保障高品質中成藥的穩定供應。
科學種植 確保藥材品質提升
“揚子江藥業對中藥材品質的要求很高。”馬義朝說,有機黃芪的種植方法很講究,不用化肥、不打農藥,只使用有機肥,采用人工進行除草;不僅如此,為保障黃芪的好品質,種植基地采用輪作種植,每塊土地在黃芪收獲后的至少3年內不再種植黃芪。
除此之外,在揚子江藥業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現代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
在福建省福鼎市的梔子規范化種植基地內,揚子江藥業出資建立了氣象站,對基地的氣象條件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監測到異常氣候,會迅速向農戶推送預警信息,以便農戶及時做好預防措施。
“除了氣象站,我們有些基地還有蟲情監測站和土壤墑情站等,對種植基地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預警。”王超說,土壤墑情站用于監測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的含量,農戶可參照土壤情況按需施肥。蟲情監測站能監測整個基地的蟲害情況,如果發生蟲害,可以協助農戶確認蟲子的種類。農戶可根據蟲子的類別確認具體的防治方法。
揚子江藥業還在種植基地安裝了監控設備,以便更直觀地實時查看中藥材的生長情況;在中藥材加工廠及倉庫內安裝了紅外監測設備及智能溫控系統,對火情、環境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進行監控。
“為了實現中藥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讓品質'看得見',我們搭建了一個'中藥材質量追溯管理平臺'。”王超介紹,每一批中藥材的“藥生”軌跡都記錄在平臺上,通過掃描批次二維碼,可以追溯中藥材的產地來源、種植、加工等信息。
產業興旺 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起初四子王旗這1800畝地,只有我跟我父親兩個人照看。”馬義朝介紹,揚子江藥業提出的有機黃芪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要求,僅憑兩人難以實現。合作社的成立,成功調動了農閑人員,也為農戶們拓寬了增收路。“大多數農戶都有一定的豆科作物種植經驗,很愿意在農閑時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補貼家用。看著結算時農戶們臉上的笑容,我感覺種黃芪這件事更有意義了。”馬義朝說。
據悉,來幫忙的農戶最多時可達60人,一干就是七八天。“根據工作內容每日能結算200元到500元。”一位農戶興奮地說。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界溝鎮的揚子江藥業龍鳳堂紫蘇規范化種植基地,采用小麥和紫蘇套種模式。即同一塊田里,在小麥與小麥之間套種紫蘇,不影響原先的小麥種植,還實現了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配合用基地精心選育出的兩個紫蘇優良品種,該基地紫蘇葉干品年產量可達450噸、紫蘇梗干品年產量可達675噸,畝產純收入在2500元~3000元。
如今,揚子江藥業紫蘇規范化種植基地面積已達到1500畝,長期雇傭當地農戶超過40人,人均月收入達3800元;在種植、采收高峰期,用工多時可達400余人,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
在揚子江藥業的產業帶動下,各種植基地的農戶“錢袋子”實實在在地鼓起來了。如何讓農戶們的收益更長久 揚子江藥業不斷探索增量市場,構建多元化健康服務體系,不斷滿足消費者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今年下半年,揚子江藥業打造的“龍鳳堂黃芪精補氣站”開始在零售藥店進行投放,提供龍鳳堂黃芪精和黃芪咖啡等,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這一舉措為人民群眾帶來優質產品的同時,也帶領一方土地上的老百姓走上鄉村全面振興的增收致富路。(劉鶴)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