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水患之河”到“最美家鄉河”:國網莆田供電公司助力木蘭溪全流域治理紀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0





      木蘭溪,從福建省東部獨流入海,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也被譽為“最美家鄉河”。然而,誰能想到,26年前的木蘭溪,卻是一條水患頻發的“災難之河”。


      由于地勢低洼,河道彎多且急,每逢臺風暴雨木蘭溪流域便成洪水肆虐之地,“雨下東西鄉,水淹南北洋”成為莆田人民千百年來揮之不去的痛點記憶。但也正因如此,莆田人民從未停止追求安瀾的腳步。


      26年過去,“水患之河”木蘭溪發生巨變。水患根治,綠水長流,沿岸的經濟社會發展邁入了快車道。國網莆田供電公司作為電力基礎設施的守護者,全程參與,積極作為,從遷改線路保障防洪工程建設,到加快變電站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從優化電力供應保障流域生態,到推廣清潔能源守護綠水青山,電網力量已深深融入木蘭溪流域治理的點滴實踐中,助力這條母親河實現從“災難之河”到“安瀾之河”“生態之河”“繁榮之河”的華麗轉身。


      “安瀾之河”:筑起堅強電力屏障


      電力保障是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的重要基石。如今木蘭溪的安瀾清波與莆田電網人多年深入一線,持續保障防洪用電與居民用電安全不無關系。


      “裁彎取直”工程建設期間,木蘭溪沿岸涉及大量電力線路的拆遷與重建。莆田供電公司僅用兩個月時間便完成近百根電桿的遷改工作,確保施工進度不受影響。該公司快速架設臨時供電線路,調配發電設備,為現場施工和水閘設備提供全天候供電支持,為木蘭溪防洪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可靠的電力后盾。


      而今,木蘭溪流域電網管理有了“智慧大腦”和“智慧之眼”。木蘭溪流域沿岸的防洪設施和水利樞紐設備均由智能化電力系統支撐。供電公司針對水閘、堤壩等重點部位建立了專屬保電機制,對重要設備實行智能實時監控、定期維護,為防洪減災筑牢了“電力防線”。記者漫步木蘭溪,正遇多架無人機在河道上空巡查。莆田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柯婷婷說:“因為木蘭溪水域跨度大,采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巡查,能清晰地拍到河道整體情況,還能發現隱藏在草叢、樹林等隱蔽處的非法漁網。”


      “生態之河”:清潔能源點亮綠色夢想


      木蘭溪的嬗變,既是治水史的里程碑,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近年來,莆田供電公司以堅強的電網為基礎,以清潔能源為引擎,全力助推木蘭溪流域的生態治理。


      在流域上游,仙游抽水蓄能電站、九仙溪水電站等35座水利工程像“守護者”一樣屹立,為木蘭溪的洪水調控和生態保護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水電工程不僅承擔了發電任務,更為防洪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險。


      如今,莆田市每使用2度電,就有1度來自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這種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不僅減少了污染,還讓整個流域的產業轉型更環保、更高效。”莆田供電公司發展部主任李慧斌說道。


      近年來,莆田市充分發揮木蘭溪的水資源優勢,開通了以“水上巴士”為代表的內河水上交通項目,串聯起沿岸多個重要地標與景點。莆田供電公司積極參與水上巴士的供電保障工作,在項目建設初期就介入線路規劃及電力設施布局,為船舶充電站點和沿線碼頭的電力供應提供全方位服務。項目運營負責人表示,得益于莆田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水上巴士采用全電力驅動,安靜、環保的運行方式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為舒適的出行體驗,同時也減少了傳統燃油船舶對水域環境的污染。


      “繁榮之河”:堅強電網驅動經濟熱土


      從曾經的水患洼地到如今的經濟熱土,木蘭溪治理帶來的不僅是生態的蝶變,更是經濟的騰飛。電力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在木蘭溪兩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26年前,新度鎮蒲坂村僅有5臺配電變壓器,全村用電總容量僅400千伏安,主要用于夜間照明。如今,該村共有47臺配電變壓器,用電總容量21915千伏安。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國網莆田供電公司相繼投運了110千伏后塘變電站、220千伏木蘭變電站等重點項目,全面提升區域供電能力。


      以華林經濟開發區為例,國網莆田供電公司推行“一對一”專屬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用電方案。僅2024年,新增變壓器容量12460千伏安,增加供電量3450萬千瓦時。華林經濟開發區企業數量激增至360多家,年產值突破200億元。


      “現在的用電比以前穩定太多了,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居民生活都非常方便。”華林經濟開發區的企業負責人感嘆道。


      26年時光荏苒,木蘭溪從“災難之河”到“安瀾之河”,從“生態之河”到“繁榮之河”,這條母親河見證了莆田人民治水安瀾的偉大實踐,也記錄了國網莆田供電公司為流域治理傾注的智慧與力量。(記者 關佳浩)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