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路。一天,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給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得知此事,說:“這下魯國人一定勇于救落水人了。”孔子告誡弟子,做好事,做公益的事,是有回報的。
日前,海信在珠海舉辦“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啟動儀式”,成立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夢想。海信傾心于公益事業,既是履行企業公民責任的表現,也是要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增強競爭力。
事實證明,海信的公益事業是成功的。通過主動策劃的一系列公益性事件,海信有效地向公眾傳達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獲得了豐厚回報。
海信冰箱倍多分冠名公益助學金
2017年1月14日,由中國畫院北京分院主辦,知名家電品牌海信冰箱全程支持的“丹青譜雨辰書畫展——暨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啟動儀式”在珠海隆重啟動。
活動以海信冰箱倍多分名義冠名,成立“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首期海信冰箱公司將注資50萬元用于公益助學項目。活動匯集的海信冰箱公司慈善捐助與雨辰公益書畫展拍賣所得資金,將幫助家庭困難的孩子和留守兒童走出大山、開拓視野。珠海是本次活動的首站,后續活動還會在北京、上海、云南以及青島連續展開。
此次,海信和人民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國畫院理事雨辰聯名,以拍賣雨辰先生書畫的形式,共同開啟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活動。書畫展義拍籌集到的善款將全部無償捐助到助學項目中,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困境,重新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求知之心。
據資料顯示,我國大部分失學兒童與留守兒童分布在西部地區與貧困山區中,物質匱乏和教育資源的不足導致了他們對這個世界認知的缺失。海信冰箱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熊飛在致辭中表示,企業不僅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更應該是社會責任的履行者。多年來,海信在追求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始終主動堅持用公益反哺社會。作為本次活動的全程支持方,海信冰箱公司將在首站注資50萬元用于公益助學金。同時,對雨辰先生的善舉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熊飛還表示,海信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溫暖和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中國品牌的責任和意義所在。
投資公益事業 海信找準定位
海信是一家注重科技創新,同時也注重公益事業的公司。海信一直堅持教育促進科技,科技反哺教育的理念,將大部分的公益事業放在了教育上,這是和其公司的形象、行業定位相一致的。
企業熱衷于公益事業是有原因的。企業的發展要素中不僅僅是提升科技研發實力、產品制造能力、資本利用能力等等贏利性競爭要素,而且還要提升所謂的“非贏利性”競爭要素。“非贏利性”競爭要素很重要的一點是承擔社會責任和參與公益事業。研究數據表明,資產回報率和公司的社會公益效果有非常顯著的正面相互關系;銷售回報率和公司的社會公益效果也有顯著的正面相互關系。
因此,但凡跨國公司、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等成功的企業,都十分看重企業社會責任和為公益事業的奉獻度,紛紛在公益事業上投入時間和金錢。
企業投資于公益事業,最淺層的收益是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進而拉動經濟效益,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營收。稍隱性一點的收益是建設良性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
如何投資公益事業?投資何種公益事業?其實大有學問。現在大家漸漸明白,做公益并非簡單粗暴地贈錢贈物,而是要和企業、和產品的定位有所結合,能通過資助的公益事業,傳達出企業的品牌定位和形象。另外,企業做出的公益事業,不僅是要在金錢和物資上幫助弱勢群體,更重要的是要將企業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貢獻出來,從而促進社會或援助對象出現“真實的變化”或“真正的進步”。
海信選擇教育事業作為自己公益事業的重點,蘊含著幾個意義:一是教育促進科技,科技反哺教育,這是海信做公益事業的初心。作為一個科技型的企業,海信獲得了成功,現在要回報教育事業;二是在受教育的群體中,海信選擇的是山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作為資助對象,是將最弱勢的群體、最需要幫助的群體,同時又是充滿希望的成長型群體作為援助對象。孩子是社會最柔軟的部分,海信是要讓社會對他們給予更多關注,引發公眾對公益事業的共鳴。
在如何做教育公益事業上,海信費盡心思。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心靈上的關愛、知識上的灌溉和接觸世間萬物的機會。以書畫展作為公益事業,一是知識含量高,品味高尚,這和此次冠名的海信“倍多分”冰箱品牌內涵很貼合;二是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文化藝術,得到精神上的熏陶。
不預設姿態,海信公益帶來回報
“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并不是海信投身教育公益事業的開始,而是延續和升華。在此之前,海信多年不忘初心,努力堅持愛心公益事業。
2008年汶川地震后,海信出資重建陳家壩小學,2016年開展“讀書看海觀世界”公益活動,邀請北川兒童來青看海學習交流、設立看海獎學金。從“讀書看海觀世界”,到今天設立“海信冰箱倍多分雨辰公益助學金”,海信對青少年不僅僅是經濟上幫扶,更在精神上給予照耀。
海信的教育公益事業活動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這些公益項目與產品無關,沒有在活動中生硬地嵌入產品、推銷產品,而是僅僅辦好這些公益事業,讓援助對象真正受益。這種不預設姿態的立場,加上持續推動的決心,讓海信在眾多中國家電企業的公益活動中脫穎而出。
成功的公益活動,必然會帶來回報。海信冰冷產品連續多年海外出口第一,海信系冰箱在國內也穩居第二,成為國內外消費者十分認可的品牌和產品。除了海信的經營管理和生產制造上的成功,公益活動樹立的品牌和企業形象,也給海信的業績貢獻了幾分力量。海信冰箱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持續性的創新營銷,在競爭白熱化的冰箱市場實現了逆勢增長。
無論是對公益事業的向往,還是對精品家電的執著,海信冰箱都在努力承擔一個國際化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力爭企業經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人文關懷同步成長,用大企業的帶動力,弘揚社會美德。讓公益更有溫度,讓世界更加美好。(本報記者 閔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