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2017)》發布


    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司建楠    時間:2017-01-24





      由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主辦、中星責任云社會責任機構、中星創意云(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第五屆分享責任年會”1月7日在京舉辦。


      會議啟動了由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研究報告》項目,旨在梳理我國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努力增加碳匯、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既服務于國家目標,引領低碳轉型,也將加強我國在氣候變化領域傳播力,提升我國在世界氣候談判的話語權。此外,會議還首次發布了《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2017)》,首次發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鑒(2016)》暨2016年責任百大事件,連續第6年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首次評選頒發了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2017)》是基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一帶一路”與海外社會責任》課題研究,是對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現狀的系統研究。


      藍皮書指出,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平均發展指數為25.67分,整體處于起步者階段,六成企業得分低于20分,仍在“旁觀”。其中,僅有少數企業能較為全面的披露海外社會責任信息,大多數中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不足,且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一方面,反映出海外社會責任理念未能在“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中形成廣泛的傳播和認同,多數企業并沒有將海外社會責任納入日常工作和經營管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資企業未能建立有效全面的海外社會責任管理和信息披露機制,信息披露不及時、不主動,與利益相關方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


      從企業性質看,中央企業海外社會責任發展指數處于“追趕者”階段,領先于其他國有企業(“旁觀者”階段)和民營企業(“起步者”階段)。同時,中資企業海外責任管理略領先于責任實踐。


      中資企業在信息披露方面差異性較小,無論是中央企業、其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傾向于披露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以及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中資企業對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的關注度程度最高,而對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等議題關注度較低。究其原因,專家認為,海外競爭性較強,中資企業通過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來降低經營風險,同時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也反映出,整體社會責任發展水平較低,責任管理不完善,對于其他議題關注程度不夠、履責實踐較弱、責任溝通不足。(中國工業報記者 司建楠)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