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上市公司須加大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力度


    來源:中國食品報   時間:2016-12-14





      2016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責任意識普遍加強 上市公司須加大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力度


      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民生問題,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食品的特殊性質決定了食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推動食品企業做好自身的社會責任,保障食品安全是社會的期盼,也是食品企業應該擔當的最基本的責任。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全面反映了企業在社會責任中方方面面的表現,公之于眾更是大有必要。


      第二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公布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2016》。距離上屆年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食品企業在社會責任發布上有什么不同?在社會責任、員工責任、環境責任、消費者責任、市場責任、社區責任、食品安全與質量責任幾方面都有哪些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李健對《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2016)》進行了全面解讀。李健表示,《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2016)》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36000-2015《社會責任指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依據,對200家優秀的企業在2015—2016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篩選出100家企業,推為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百強。


      據了解,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評價指標分為7個二級指標,73個三級指標。100家樣本企業各指標評分分別是社會責任治理41分;員工責任73.3分;環境責任67.5分;消費者責任70.4分;公平運行責任市場責任74.8分;社區責任51分;食品安全與質量責任89.1分。


      李健分析說,一些指標分數偏低,原因有三,一是各企業發布社會責任依據的標準與國家標準不一致;二是各企業實際上可能做到了,但沒有公布出來;三是對社會責任的理解與國家標準不一致。


      社會責任


      重視責任目標建立卻忽視責任推進


      54.76%的企業經常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偶爾發布的有33.33%,沒有發布過的企業有11.90%。92.50%的企業制定了社會責任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85.71%的公司有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部門或人員。


      李健分析說,企業對“責任決策”“責任溝通”以及“責任治理”的關注度普遍較高,執行力度也較大。在“責任推進”方面則容易被企業所忽視,大多數的公司建立社會責任戰略、社會責任管理機構與程序和制度,而鼓勵員工參與社會責任活動以及營造社會責任的文化和氛圍方面重視度不夠。


      伊利集團、茅臺集團和光明乳業在這方面表現優秀,具體表現為伊利企業有單獨的社會責任戰略、目標和指標,專門設置了具有相關決策的程序和機構,定期評審和評估組織治理程序,根據評審結果調整程序;茅臺集團和光明乳業建立了責任治理模式,重視社會責任決策,并完善了責任溝通。


      員工責任


      關愛員工到位但“保護員工個人信息和隱私”不夠


      100%企業已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定期為員工提供免費體檢。97.62%的企業對職工定期進行教育培訓。100%的企業建立了困難員工幫扶制度。


      企業在“工作條件和社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以及“工作場所中人的發展與培訓”這3個問題上關注較高、社會責任履行較為深入和全面。在“就業與勞動關系”上,企業在“合法雇傭”和“機會平等無歧視”方面履行較好,但“保護員工個人信息和隱私”“合作伙伴的勞動關系審查”則容易被企業忽視。


      九三集團、中鹽集團、詔安福益食品有限公司在“員工責任”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例如九三集團在“機會平等無歧視”“工作場所中人的發展和培訓”“職業健康安全”方面表現突出,九三集團在錄用時實行員工同工同酬、無歧視;在企業文化、行業知識、崗位技能、員工激勵等方面加強員工培訓管理;采用的新工藝降低了員工接觸危害的可能性,同時開展職業危害治理工作。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嚴格執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代會提案要提前3個月下發相關部門進行討論論證。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要經職工代表團團長(擴大)會議、部門職工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涉及到批量資金救助的項目,研究結果都要公示三天后再執行;討論后未達成一致意見的事情要投票或評分解決。


      環境責任


      “污染預防”和“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受到普遍重視


      90.24%的企業制定了環境保護制度,設置環境監測專職部門或人員;97.56%企業有環保事故的應急預案;90.00%的企業參與生態環境修復活動;97.62%的企業的辦公用品采用環保材料或可再生資源。


      李健表示,企業普遍重視“污染預防”和“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這兩個問題,主要表現在企業均對不可避免的污染或廢棄物排放采取積極治理措施并對現有的處理技術和制度進行改進,例如:建立更為嚴格的污染檢測標準、控制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量,淘汰落后污染物處理設備,改進或研發新的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的排放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等。通過技術的改進和設備的更新以及制度的完善大部分企業在生產中都能夠節約資源,減少能耗并實現生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相比之下,食品企業在“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恢復”方面,普遍關注度較低,執行力度也較弱。只有少數公司提及相關問題,例如山東齊魯生物科技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和環境報告書,在多方面投入資金并完成了預定的環保目標,每年節約標準煤達到17855.43噸,榮獲了“中國節能減排領軍企業”等多項榮譽。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力實施茅臺“環境護企”戰略,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構建“三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的“茅臺模式”。


      珠江啤酒一直重視節能減排工作。一是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組長的“能源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管理責任;二是實行有效的獎懲措施,提高員工節能工作的積極性;三是建立計量管理體系,通過完善的計量器具配備和準確的計量率,實現能物耗的“錙銖必較”;四是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對全廠能源使用情況進行“把脈開方”;五是通過設備技改和更新來節約用能;六是采用新的技術工藝,實施光伏發電項目,推廣太陽能等新環保能源技術的使用,達到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目的。


      珠江啤酒2015年節能601.1噸標煤,以99分通過2015年度節能考核,確定為超額完成等級。截至2015年底,珠江啤酒“十二五”期間累計節能4035.3噸標煤,完成節能目標104%。


      光明乳業一直踐行綠色牧場。除了大量使用清潔能源外,在牧場運營的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并以與環境和諧共處為目的,保護牧場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完整性。


      消費者責任


      多數企業產品質量反饋、召回機制健全


      97.62%的企業建立了產品質量反饋機制,92.86%企業建立產品質量監控與召回機制。


      多數企業在“公平營銷、真實公正的信息和公平的合同實踐”和“消費者服務、支持和投訴及爭議處理”這兩方面表現較好,幾乎涵蓋各方面。


      茅臺集團以CNAS白酒檢測實驗室為依托,設立“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持續創新檢測技術,逐步完善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控工作,監控范圍涉及原輔材料、包貯材料、在制品、成品等,涵蓋了重金屬、農藥殘留、塑化劑等341項品質指標和670項食品安全指標。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設立400全國市場服務熱線,專人接聽售后服務電話,全面收集消費者、客戶等反饋的各類售后信息,依托全國300多個銷售辦事處,快速、及時對消費者、客戶投訴和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并將相關信息按流程反饋到生產、技術和品質管理部門,分析改進,加強控制,提高消費者、客戶滿意度。


      市場責任


      100家企業都將誠信納入核心經營理念


      100%的企業將誠信納入核心經營理念,納入企業戰略發展;80.49%的企業建立了企業誠信建設管理機構。100%企業對供應鏈企業經營行為進行誠信約束。


      企業對“在價值鏈中促進社會責任”和“公平競爭”關注度較高,執行力度也較大。“反腐敗”和“尊重產權”則容易被企業忽視,除部分企業外,大多數企業只是粗略提及。


      茅臺集團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優秀,已經連續17年獲得國家及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稱號,樹立起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同時制定相關政策約束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學習實踐活動開展“反腐敗”工作,開展學習先進典型等活動不斷推進廉政建設。


      蓬萊京魯漁業一方面積極開展資信調查,選擇具有良好資信的貿易伙伴,另一方面履行公司的責任和義務,堅持誠信經營的理念。此外,該公司扎實推進懲治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建立健全防腐敗體系,形成了懲治與預防腐敗的責任機制、保障機制和考核機制。


      社區責任


      絕大部分企業積極參與公益


      80.49%企業參與精準扶貧,制定并實施了相關計劃;75.00%的企業參與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或與當地村鎮、社區開展結對共建等民生工程。


      絕大部分企業在自愿責任方面有所貢獻,且90%以上的企業都積極地參與社區活動,各自根據自身的規模及經營狀況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對社區的愛心公益奉獻,包括助學、慰問、救災、扶貧等各個方面,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及物力,很好的對企業社會責任做出了詮釋,樹立了正面的典型案例。同時,有超過1/3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以達到廢氣和廢水排放的相關標準要求,對社區健康做出貢獻。但大部分企業對于“技術開發和獲取”方面的闡述較少。


      內蒙古田牧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贈800萬冰淇淋,實施“大愛有聲”公益行動,關愛環衛工,資助貧困學子,扛起一面“大愛有聲”的公益旗幟。


      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救治貧困心臟病患兒,資助患兒及時進行手術,為5235名患兒送去了心靈關愛。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伊利方舟”公益項目,打造兒童安全公益平臺,四年走遍25個省市地區,攜手家長、學校,關愛孩子安全成長,使20余萬孩子長受益。


      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愛心基金會”,扶危濟急,救助困難員工,解難幫困,關愛困難員工,助學困難員工子女,傳遞關愛,匯聚愛心。


      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精準扶貧)全力幫助西藏當雄縣公塘鄉沖嘎村老百姓增收致富,從2005年起開始招收大量當地無技術、文化水平低的農牧民,將他們培養成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如今,沖嘎村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山東巧媳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始終不忘社會責任,近年來面向社會組織舉辦了無數次公益慈善活動。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巧媳婦公司組織了以“百里路、萬里情,巧媳婦、公益行”為主題的,走進沂蒙革命老區的蒙陰、沂南等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為當地孤寡老人及貧困學生獻愛心的活動。


      金楓酒業、輝山乳業和茅臺集團都在社區參與、教育和文化、就業創造和開發、健康及社會投資方面做了較為全面的貢獻。


      食安與質量責任


      企業重視度最高執行力較強


      97.56%的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97.56%的企業建立了嚴格的食品供應鏈安全管理程序。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重視保證食品安全的設施與條件、食品安全管理與自查制度、產品服務的安全,關注度較高,執行力較強。“食品營養健康”則容易被大多數企業忽視,大多數企業仍然集中在質量管理體系與保證食品安全的設施建設,除了一些特殊食品企業,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兼顧營養知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和對特殊人員(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的營養關愛。


      杭州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全流程產品追溯體系,率先開辟“門店授權銷售”模式,利用互聯網+優勢,調動消費者參與門店監管,嚴防假冒,保障安全。


      蓬萊京魯漁業有限公司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建立了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建立了標識和可追溯體系的程序文件,對可追溯體系的責任部門和整個過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并嚴格按照此程序文件執行。由各相應部門對產品工序、質量狀態、工藝要點、衛生及關鍵工序和庫存品等的標識,同時品管部對標識的維護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并負責每年組織對公司加工的各種產品實施追溯,以驗證識別代碼和召回計劃的有效性。


      社會責任報告


      食品企業上市公司僅三分之一發布


      2015年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有105家公司掛牌交易,共發布社會責任報告31份,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有10家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占該行業全部企業的比重為27.02%,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分別有5家和15家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占比為16.13%和40.54%。


      李健建議,食品企業應該把社會責任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善于把社會問題轉化為商機,讓消費者知道你所做的社會責任。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全面履責。本報記者高泓娟/文唐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