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才會在發展當中和社會各個方面良性互動。社會責任履行得越好,企業發展的道路就越寬。
企業社會責任不是有沒有的問題,也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無可選擇,必須要這樣做,并且要花很多精力去做的事情。
馮侖認為,公益最重要的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因為從你有善念的一剎那,把錢掏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和以前不一樣。當你花精力去為別人的事情操心時和過去只為自己的想法操心時又不一樣了,所以當眼睛只盯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改過來,把更多的視野放在周圍的環境,看到周圍人們的生存發展狀況,你的境界、眼光胸懷都會發生很大變化。”他說,“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要被金錢之外的東西誘惑。”
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管別人的事。“使命、責任都是要管別人的事,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先人后己,利人然后利己,公司員工必須懂得。所以員工每年有4天帶薪的公益時間,我們做了很多這樣的制度安排。”馮侖表示。
在馮侖看來,只有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才會在發展當中和社會各個方面良性互動。社會責任履行得越好,企業發展的道路就越寬。企業做公益,不僅要在企業家的能力承擔范圍之內,而且要保證這種行為不傷害到自由企業制度。公益事業不僅要做,更要建立相關制度規范,保證每個人都有創造財富和處置財富的基本權利。
談及民營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承擔,馮侖一再強調,要將“慈善”和“公益”這兩大概念區別開來。
“慈善與道德有關,而公益不僅僅是道德,更是一件職業化和專業的事情。”他說,“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企業家應該更多地研究公益,在經濟社會的建設中去發展建設公益事業,不要完全停留在道德上。這樣才算得上是社會一百多年來取得的一點進步,否則還是跟過去一樣,強勢對弱勢,優勢對劣勢。”
談到綠色經濟,馮侖認為,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是綠色的。“綠色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未來的中國地產公司,一個積極的、負責任的、保持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不可能不是綠色的。”(高泓娟/文字整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