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擁有66年歷史的全球農產品食品供應商,中糧集團已經從最初的糧油食品貿易公司發展成為集農產品貿易加工和糧油食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及糧油食品加工企業,為世界1/4以上的人口提供糧食、食品,發展成為國際大糧商。秉承著“忠于國計、良于民生”理念,中糧集團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置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天平上,把企業社會責任融入中糧發展戰略的骨血中。
長期以來,中糧集團不斷深化社會責任,強化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的有機融合,把企業發展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去謀劃,科學布局,深化管理,在全球視野下構建全球產業鏈,通過全球產業鏈創造價值,致力于實現企業與政府、農戶、投資者、消費者、員工等多方利益共贏,實現企業與自然共生的可持續發展。
推動全產業鏈和國際化戰略
糧食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命脈,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關系著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在當前世界糧油產品供需矛盾、中國農業生產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背景下,中糧積極推動全產業鏈戰略和國際化戰略,不斷加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產業基礎和綜合能力。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就是將原有優勢向上下游延伸,通過規模化的種植、收儲、流通、加工、銷售,理順各個環節間的匹配與連接,加強資源整合,使產業鏈上下游不同環節之間有機協同、資源共享,提升整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農業進步。自2009年起,中糧正式推出“打造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戰略目標,逐漸完善產業鏈布局,加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運營能力和效率,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在上下游購銷、米面油渠道、農業產業化、區域管理平臺等多種形式的縱向與橫向協同,推進產業鏈合力。
在布局全產業鏈的同時,中糧直面來自世界糧食危機的挑戰。以全球人口及社會發展作為戰略原點,實行“走出去”戰略,不斷將業務向海外延伸。2014年,中糧收購荷蘭谷物貿易商尼德拉和新加坡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邁出了中國農業企業海外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第一步。通過在物流、加工、分銷等環節的戰略性布局,中糧逐漸形成了可協調運作的糧食采購平臺和全球貿易網絡,建立了國際化的供應鏈系統,加強了全球糧源掌控能力,在全球糧食主產區和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之間建立起一條“糧食走廊”,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提升。
全產業鏈也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強化源頭管理、生產過程風險管控、建立可追溯體系等方式,中糧在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中監督把控產品質量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優質食品。
引領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農業資源偏緊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制約日益突出,農村勞動力面臨老齡化、兼業化的挑戰,這些階段性特征,倒逼傳統農業必須轉方式、調結構,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要從根本上保障國人糧食安全,就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中糧積極發揮現代農業引領作用,通過開展訂單農業、創新農業金融服務、加強農業技術創新等方式,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四化同步”。
在訂單農業方面,繼續通過提升訂單農業種植比例,采用“農場+工廠”“農戶+合作社+企業”等多種形式,推進農業規模經營,引導農民改進作物品種,幫助農民規避種植風險,增加農民收入。采用直收、代收代儲、競買拍賣、貿易合作、內部協同等多種采購模式鎖定糧源、穩定供應。
踐行“產融結合、服務主業”戰略定位,圍繞供應鏈管理、土地流轉信托、農業股權投資等核心業務模式,通過持股的龍江銀行和中糧信托,開發支持農業供應鏈的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打造農業金融服務平臺,完善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協助農戶走上致富道路。
持續進行技術革新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中糧集團在各地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服務三農的新嘗試,通過種植技術指導、機械作業培訓、升級作物品種等方式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推動農業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
打造人文職場
員工是企業發展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中糧秉承“以人為本”理念,積極塑造“忠良文化”,尊重人才、平等發展,把促進員工成長與推動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激勵計劃和人才培養機制,讓每一位員工獲取最大的收獲與回報。
中糧為來自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的員工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并為應屆畢業生提供職業生涯的良好起點。為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創造力,中糧確立“以崗定薪、按績取酬”管理理念,構建了科學化、市場化的薪酬體系,貫徹落實績效考核制度,為員工提供薪酬福利、職業健康等全方位保障。
中糧將員工發展作為企業最有價值的戰略性投資,為員工創造學習機會,提供多元成長機制,重視新員工和青年員工培養,強化各級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和專業能力。通過專業培訓、領導力培養、人才梯隊建設等措施,創新員工成長模式,幫助員工實現夢想,創造自身價值。
關注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環境面臨日益嚴峻挑戰的今天,踐行綠色環保的企業運營理念,參與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進程,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中糧通過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加強源頭控制,主張化肥、農藥的適當投入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持續研發探索循環農業的實踐方法,踐行更為高效、綠色的種植養殖方式;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集團積極探索廢棄物資源化模式,回收生產過程中的余熱和蒸汽,通過中水回用等方式,變廢為寶、緩解能源壓力,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的雙贏;高度關注全球氣候變化,開發玉米等農作物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發展石油的替代能源,參與碳交易,通過多種方式大幅削減日常業務運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嚴格控制企業運營對環境的影響,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守護人類共同的未來。
促進國人營養健康
營養和健康是中糧一直以來倡導的飲食觀念,也是食品行業的重要課題。
透過走進千家萬戶的中糧產品,廣大消費者的飲食觀念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轉變,愈加重視科學、營養、多元化的飲食。
為促進國人營養健康,中糧持續進行產品創新,不斷加大營養研究科研投入,研發適合人體機能和營養訴求的健康美味產品。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確立了立足生命科學,致力營養健康,服務產業鏈,研發好產品使命和創新超越客戶訴求,科技引領“健康中國”愿景,是國內首家以企業為主體,對國人的營養需求和代謝機制進行系統性研究,以實現國人健康為訴求的科技研發中心。通過應用基礎研究、加工應用技術、品牌食品研發和知識管理平臺四個研發集群,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豐富的研究成果不僅使集團內部產品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更推動了整個中國食品行業的進步,為提升國人健康水平做出貢獻。(林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