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卓越 越秀集團勇擔國企社會責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張歆晨    時間:2016-10-21





      對于任何一個廣州人來說,“越秀”二字早已是他們心中值得信賴的金字招牌。越秀集團這家成立已達30年的老牌國企,以其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不但獲得經濟效益上的極大成功,更在多個維度上履行著一個企業公民在面對社會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2015年對越秀集團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既是集團成立的30周年,也是“十二五”勝利收官的歷史性節點,其在推動經濟效益穩步上升的同時不斷提升社會責任表現。越秀集團的每一位管理人員都時刻銘記“回報股東、回報員工、回報社會”的使命,和“誠信、創新、責任”的品牌定位,從經濟貢獻、優質服務、培育人才、回饋社區、保護環境等多個維度踐行越秀集團的社會責任,為成就國家、企業及個人的夢想而不斷超越。


      展望未來,在接下來的“十三五”時期,越秀集團將繼續保持與利益相關方的緊密溝通,將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企業戰略及運營有機結合,從管理層到各位員工,都胸懷“信念”,講求“信用”,充滿“信心”,繼續以優良業績和積極回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贏取社會的“信任”,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方在經濟、社會與環境方面的共同成長,真正打造出一家可持續發展的“百年老店”。


      穩健經營優化布局


      2015年,越秀集團根據國務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精神,積極推動自身各個板塊的資源整合優化,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通過“產業經營+資本運營”模式實現整體規模和經營效益更上一個臺階,做到產業經營質量提升、資本運作高效,推動了越秀集團整體繼續做大做強,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在整個“十二五”期間,越秀集團經歷了“調整優化”和“全面提升”兩個階段,改革成績顯著,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主要板塊都取得優異的成績,形成了明晰的“3+X”產業格局,完成向高端服務業轉型。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資本運作和經營優化措施,整體競爭力、影響力、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明顯提升,各項硬指標和軟實力都取得長足進步。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越秀集團總資產年復合增長率達28.1%,利潤總額年復合增長率達20%,實現了國有資產高效增長的目標。2015年,集團總資產達到4001億元,實現年營業收入402億元,年納稅額53.5億元,向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和集團全體員工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也以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對股東、員工和社會的回饋。


      改革、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越秀集團積極響應國企改革號召,積極深化對組織架構和產品服務的革新,特別是通過優化資本運營,創新經營模式,實現企業整體規模和經營效益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集團也注重內部創新驅動,鼓勵員工的創新思維,在2015年投入首期資金1億元設立創新基金,并舉辦了集團首屆員工創新大賽。


      在濃厚的創新氛圍內,集團旗下多個板塊取得驕人成績。例如越秀金控經過“金蟬項目”的一系列成功資本運作,成為廣州市首個由國資委主導的金融國企借助資本市場改革的案例。越秀地產分別和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廣紙片區的兩幅地塊。這是公司近年來創新合作模式、整合發展資源的又一突破,也有助于活化社會閑置資源,激活當地社區經濟。而廣紙集團確定了“深耕主業與發展轉型并行”戰略,把轉型方向聚焦到環保產業(固廢)和物流(冷鏈)方向,并在實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利益共享協同發展


      作為廣州國字號企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復合型企業集團,越秀集團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的同時,不忘與各個利益相關方分享成長的喜悅。


      一直以來,越秀集團十分注重和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商業伙伴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例如,2015年,越秀地產把“可持續采購”作為社會責任管理類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供應商評價、篩選、監控等多個環節,將社會責任指標的考量融入項目業務中。


      對客戶,集團堅信“產品會說話”的道理,認為“金杯銀杯,不如顧客的口碑”。過往歲月之中,越秀集團決心以負責任的態度、高品質的要求對待每一張紙、每一塊磚、每一筆存款、每一項資金,堅持虛心聽取客戶意見,不斷優化自身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堅定奉行誠信經營的理念與規則,不負每一位顧客所寄予的每一分期許。


      2015年以來,越秀集團旗下各大板塊勠力同心提升產品和服務水準,試圖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其中,越秀地產以“互聯網+”思維創享“幸福六次方”,聚焦業主和房產兩大核心,整合內外部資源,聯動線上線下,為客戶提供便捷、舒適、智能的服務體驗。越秀房托以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為試點,整合品牌、商務、物業服務等各項資源,推出“6S星鉆服務體系”。越秀金控旗下的廣州證券與主流媒體合作,共建金融互動平臺,以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自身產品和服務。越秀交通為保持良好的路面狀況,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全年投入道路安全養護費用超過2億元……


      對員工,越秀集團充分尊重,認為集團所取得的點滴成就都離不開一批講奉獻、有激情、有能力的奮斗者的不懈努力。“以奮斗者為本”不僅是越秀集團“不斷超越,更加優秀”的發展之基,也是“創業、創新、創造”的激情之源,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義。


      為不斷加強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培育和吸納優秀的企業人才,越秀集團設計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為新員工、基層員工、一線經理及高層管理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包括“NewStar”新員工訓練營、“新秀”新晉職業經理人培訓、“領秀”高層管理者培訓等。2015年,集團員工培訓平均時數23小時,培訓總投入達2000萬元。


      越秀集團視員工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十分關注員工的健康狀況,關愛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并切實解決員工所遇到的困難。集團總部自成立之初就提供每年一次全員覆蓋的體檢,另外還為女職工提供額外的專項體檢,并為集團8000多名職工辦理了特種重病保險、女工安康保險和職工住院保險。此外,集團還成立了職工濟難基金,2015年集團慰問困難職工7526人次,慰問總金額超過150萬元。


      此外,“合伙人”制度促使員工由“打工者”向“當家人”轉變,經營主體由“被動式”任務管理向“主動式”經營管理轉變,利益分配機制由工資薪酬“勞動所得”向“勞動所得+資本性收益”轉變,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成就員工“越秀夢”。


      重視公益共促和諧


      古語云:“達則兼濟天下”。回報社會從來不是越秀集團的“額外事項”,而是被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深深嵌入越秀集團管理層的使命當中。


      越秀集團公益基金會便是整合各方力量,開展公益行動的重要平臺。2015年基金會公益總投入達801萬元人民幣,用于扶貧、助學、社區幫扶、文化建設等多個領域,其中包括:援建云南魯甸縣新民小學“越秀樓”,捐贈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百老公益活動”,為連山縣民族小學捐贈文具,參與增城區朱村街的垃圾分類及社區建設,發起“送愛回家”免費大巴幫助農民工返鄉公益活動等。


      扶貧工作是越秀集團堅持多年的一項責任行動。從2013年6月開始,集團對口幫扶梅州市豐順縣八鄉山鎮馬山村、和樂村和蘇坪村。三年來,集團累計自籌資金1255萬元,為3個村的131戶貧困戶、610名貧困人口全部購買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組織農民參加專業技能培訓660人次,推動剩余勞動力務工215人次。在集團資金帶動下,整體籌資達1300萬,建設了道路、醫院、村委辦公場所、供水管道、休閑設備等基礎設施。


      此外,集團在運營的過程中,也高度關注對周邊社區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努力讓自身的存在成為推動社區成長的正面因素,達到社區共融、和諧共生的效果。例如,白馬大廈發揮行業影響力,于2015年1月舉辦“百家公益共濟百家——愛在白馬暨百家食物銀行慈善眾籌活動”,以及“把溫暖帶回家——白馬慈善拍賣會”,從白馬商戶中募捐了360余件衣服進行拍賣,所得善款均交予流花街黨工委專項用于扶貧工作。


      更具有創新意義的是,集團還將解決社會問題與自身的主營業務相結合,通過對包括產品和服務在內的企業核心能力的運用,滿足社會需求、助力社會發展,最終達到企業和社會的價值共創與共享。例如,越秀金控助力大健康和環保事業發展,廣州證券協助湖北嘉魚縣發債籌集基礎設施資金,越秀地產開展養老地產研究和投資等。


      值得提及的是,越秀集團將“綠色發展”這一國家戰略視作企業責任,在環保事業上不遺余力,從日常節能到“綠色建筑”,從環保倡導到廢紙再造,越秀集團都留下了自己的“綠色足跡”。


      越秀集團鼓勵各板塊公司積極開發環境友好產品,在社會更大范圍內支持環保事業。例如,廣紙公司出品的100%綠色新聞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砍一棵樹,100%造紙原料來自廢棄紙張。再比如越秀地產在2015年完成了8個“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課題,截至2015年,越秀地產共完成綠色建筑認證面積226.12萬平方米,其新建項目100%執行了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責任編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