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企業如何做大、做強、做久,企業如何履行對政府、對社會、對經濟、對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關注的焦點。成立于1989年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CEC)是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近年來,為解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無腦、免疫力低”等關鍵問題,CEC著力打造高端產業鏈和價值鏈,做強做大“新型顯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集成電路、信息服務、高新電子”五大主導產業,加速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航母”。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CEC將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融為一體,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果和做法,日益被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近日CEC發布了《中國電子2015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公布了其2015年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各方面情況,《中國電子報》對報告的內容進行摘登,希望對讀者有啟示意義。
2015年,CEC社會責任發展繼續保持行業領先。《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5)》顯示,CEC在300強企業排名第20位;國有企業100強排名第14位;電子行業企業排名中名列第3位。2015年,CEC實現營業收入1981.9億元,資產總額達2477.8億元,擁有14家控股上市公司和“長城”、“熊貓”等多個知名品牌,員工總數13萬人,位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三甲。在2016世界500強排名中,CEC排名進一步上升至329位。2015年,CEC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圍繞強國、惠民、綠色、協同和創新等五個層面來進行推進。
強國:引領產業發展
從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高度出發,CEC確立了“打造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國家隊”的戰略目標和“構建中國電子科學發展新體系”的戰略構想,通過提升“硬體系”、“軟體系”解決結構性問題、體制性問題,以推進三大工程為抓手,努力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提升。
一是顯示技術系統工程。CEC堅持高層次布局、高標準建設、高水平合作原則,站在國家產業布局高度和行業科學發展角度,推進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的投資和發展。CEC發揮自身主業優勢,打造高世代液晶顯示技術產業鏈和中國制造的升級版,改變我國電視用液晶面板完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解決國家“少屏”之痛。同時,通過促進市場競爭,降低產品價格,最終惠及普通老百姓。
2015年,中國電子在新型顯示系統工程上持續發力,在加快新產品研發、加速提升產能、強化市場開拓、加強內部產業鏈協同、創新海峽兩岸企業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球首條8.5代IGZO液晶面板生產線投產運行,IGZO多尺寸、多批次產品投片生產;咸陽G8.6液晶面板生產線開工建設,成都液晶面板項目有序推進;G8.5液晶基板玻璃分切線和后加工線建成投產;全球第一臺55英寸IGZO液晶電視顯示屏率先量產。
二是信息安全系統工程。長期以來,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缺乏核心技術,尤其是CPU、網絡交換等高端芯片技術長期受制于人。CEC以通用CPU和網絡交換芯片為重點突破口,打破高端芯片技術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構建可發現、可防范、可替代的國家信息安全產業體系,形成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圈,鑄造我國信息安全“長城”。
2015年,CEC發布FT-1500A系列CPU和“智橋”SDN智能高密度萬兆交換芯片CTC8096,兩款國產高性能芯片的問世,對于保障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電子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基地建成運營,中國軟件也獲得了信息系統安全集成服務最高等級資質。
三是信息服務系統。CEC發揮自身在信息化領域的優勢,創新推進信息服務系統工程,助力民生發展。從“芯片-密鑰-信息安全基礎建設-卡受理應用系統-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大數據分析”全產業鏈進行內部資源整合,提供居民健康卡、區域衛生信息化、健康醫療大數據完整解決方案,籌劃通過“投資+運營+服務”的模式整體承擔一個省或市的智慧醫療建設。同時,積極切入智慧交通、智慧照明等領域,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2015年,華大電子“中國芯”公交卡成功應用于澳門互聯互通項目;中國軟件助力長沙地鐵進入手機刷卡新時代;中電錦江成功研發第一部海洋型天氣雷達,助力國家漁業生產、航海安全;中電信息的智慧城市業務也獲得了重大突破。
工業環境產業是國家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創立高科技產業園區是促進地方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式。近年來,CEC已在全國數個省市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特色園區,主導建設的北京未來科技城、東莞產業園、海南生態軟件園、上海浦東軟件園、長沙中電軟件園等,已形成相當產業規模,成為央企與地方經濟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的范例。
惠民:建設和諧社區
CEC通過讓客戶更滿意、讓員工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這樣幾個維度來履行惠民的社會責任。
為了讓客戶更滿意,CEC同時狠抓品質產品和滿意服務。CEC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要求,建立并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和流程,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和安全的產品,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各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質量管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2015年,CEC“2015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參與人數達到22512人,查找質量隱患245個,解決質量問題391個,對增強全員質量意識、更好加強質量管理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長城開發作為IBM全球智能電表終端產品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卓越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獲得客戶的長期信賴和高度肯定。為了滿足對安全等級要求較高的重點用戶和行業部門采購使用國產芯片+操作系統的迫切訴求,中標軟件與國際主流的軟硬件廠商開展全球化認證及產品測試工作,中標麒麟桌面操作系統V6.x作為國內第一家國產操作系統,順利通過VMware官方認證。上海浦東軟件園以“星標準·心服務·新價值”為服務理念,為入園企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2015年,客服平臺共接受各類電話咨詢和意見反饋6861次,全部給予及時高效的答復和辦理。
在讓員工更幸福層面,CEC的工作落實在員工基本權益保障、職業培訓與發展、職業健康和安全、員工關愛等方方面面。CEC不斷完善職位體系,暢通和豐富各類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2015年,CEC創新培訓方法,建立講師隊伍,開設企業負責人培訓班、總工程師培訓班、中青年干部(管理、科技)培訓班、技能人才培訓班、新員工培訓班等精品培訓項目,努力使培訓工作服務于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全年培訓投入2593.28萬元,員工培訓覆蓋率達66.68%。CEC堅持安全、綠色、協調的發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安全應急管理機制,開展健康與安全教育培訓,最大限度地保障員工的職業健康與安全。2015年全集團公司合計安全培訓投入256萬元,安全措施落實投入12135萬元,未發生較大安全生產事故。
在讓社會更和諧方面,CEC以社區融合、社會公益、扶貧援藏為抓手,重視企業經營與社區共同發展,采取主動措施,保持與社區健康和諧的利益關系;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持續開展“點亮愛”志愿活動,所屬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志愿服務、貧困幫扶等公益行動;先后對四川省蒼溪縣、閬中市,貴州省松桃縣,海南省臨高縣和陜西省鎮安縣等5縣(市)開展定點幫扶和對外捐贈工作,援疆援藏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
綠色:保護生態文明
環境管理和綠色生產是CEC在保護生態文明社會責任方面的主要體現。
在環境管理上,CEC成立了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負責推進環境管理工作,制定的《中國電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對所屬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和工作有著明確要求,重點包括項目建設、產業園區建設環境保護和環保事故的預防及處理。CEC倡導“務實高效,勤儉節約”的“綠色”工作方式,力求資源節約,減少浪費,營造文明健康的辦公環境。以中原電子為例,其推進的綠色辦公“五減少一提高”行之有效:減少辦公電器設備待機時間;減少照明設備能耗,無人不開燈,人走燈滅;減少空調能耗,下班前20分鐘關閉空調,室溫控制在合理范圍;減少紙張打印,節省辦公成本,工作網絡化、無紙化;提高文件的正確率,倡導雙面打印;減少公車,加強車輛的監督使用,控制燃油費。
CEC通過環保培訓、宣傳等方式向員工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員工環保意識,促進環保工作落實到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同時,還通過環保公益活動助力環境改善,提升員工環保意識。
在綠色生產方面,CEC在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等領域都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CEC出色完成國資委下達的“十二五”及任期節能減排目標,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太陽能發電、空壓系統預熱利用和工程冷卻系統節能改造工程三個案例入選國資委《中央企業節能減排案例匯編》。
CEC推動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政策,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長城開發彩田工業園區開展循環經濟建設,采用熱泵技術取代柴油鍋爐,完成空壓系統的余熱回收利用,既降低了設備的能耗,又將余熱有效地利用,滿足園區高層公寓近萬名員工沖涼用熱水的需求。彩虹集團小改造大節約,將循環水回收泵在原基礎上增加一路回收水管道,使原來一用一備泵運行,改為一臺長運轉,另一臺在水池高液位時自動啟動的模式。這一舉措,減少了購置新泵的費用,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使工業水循環再利用,每天減少工業用水60%,每月可節約5萬多元。
協同:創造共享價值
產業協同、供應鏈協同、伙伴協同、海外拓展……處處體現著CEC創造共享價值的協同理念。
從產業協同來看,在光伏領域,CEC積極推動集團內部光伏產業協同發展,多次召開光伏電站業務協調會,統籌安排集團內部光伏電站建設工作。集團利用產業整合能力,充分發揮內部產業園區資源優勢,協調中電熊貓、中原電子、上海浦軟等企業開發光伏電站業務。2015年,在集團內部先后簽署6.5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在新型平板顯示領域,CEC擁有包括液晶玻璃、面板主控基板、液晶面板等業務在內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2015年,集團發揮產業鏈整體優勢,推動液晶面板上下游協同發展,全年實現產值超過100億元。其中內部配套銷售液晶面板280萬片,銷售金額8.6億元;建立液晶基板玻璃供貨協調機制,推進協調彩虹集團G6基板玻璃向熊貓供貨,2015年累計供貨達62萬片。
在產業園的協同發展方面,CEC積極發揮集聚作用,推動入園企業開展業務合作,提升企業間業務協同效率,實現合作共贏。
在企業并購方面,CEC按照五大產業發展方向,持續改善企業結構和資產結構,并購外部優勢企業,與已有業務有效整合,打造板塊發展的綜合實力。并購全球領先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供應商瀾起科技公司即是2015年的戰略部署之一。
從供應鏈協同來看,CEC所屬生產制造企業堅持責任采購,不斷強化供應商管理,從供應商選擇、認證、審核到發展支持,帶動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2015年,中國電子供應商達8452個,責任采購比例達90%,供應商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比例達90%。公司定期對供應商、經銷商等合作伙伴開展培訓,包括技術培訓以及社會責任宣傳教育等,帶動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2015年,CEC共計開展供應商培訓1690次。
從伙伴協同和海外拓展來看,無論是政企、校企、企業間的合作,還是海外業務發展、海外社區融入、海外公益活動,CEC在2015年收獲頗豐。
創新:促進持續發展
創新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CEC堅持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兩手抓,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CEC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增強管理的規范性,提升工作效率。2015年,先后印發《中國電子質量管理辦法》、《中國電子企業采購管理辦法》、《中國電子企業管理創新管理辦法》、《重要公務活動組織工作指引》等。2015年2月,中國電子企業管理創新評審委員會聘請外部專家,舉辦第一屆企業管理創新成果與先進工作者評選活動,并將獲獎的管理創新成果匯編成冊,在集團企業間宣貫、借鑒,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在不斷推動集團系統內部推優選出管理創新成果的過程中,CEC在國家層面的管理創新成果申報中也取得了突出成效。2015年,集團公司組織企業參加第22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并斬獲重要獎項,其中,中電熊貓《大型電子信息企業以全面結構調整為核心的重組整合》榮獲全國一等獎,中國振華《大型電子企業基于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轉型升級》榮獲全國二等獎。在組織企業參加2015年度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創新成果評選活動中,CEC榮獲國防科工局一等獎1項、三等獎12項。
諸多榮譽可謂實至名歸。以中電熊貓為例,通過管理創新,其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提高3倍和4倍,員工收入翻了兩番,從一個昔日瀕臨破產的老國企,成長為推動南京地方經濟發展和推動CEC轉型升級的骨干企業,更是為中央企業重組地方國有企業樹立了成功典范。
CEC以科技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注重以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引領科技創新,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配套建立了一系列科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機構。2015年4月,在CEC科學技術委員會內設立新型顯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集成電路、高新電子四個分專業組,由國內電子信息行業的領軍人物和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將為CEC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科學決策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決策支撐。
CEC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重視科技人才培養。2015年,公司科技投入64億元。截至2015年年底,CEC科技人員合計28754人。2015年,完成中國電子學會科技成果鑒定4項,集團公司科技委科技成果鑒定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0項,其中中國電子學會科技獎10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8項);集團科技進步獎13項。2009~2015年,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62項。2015年申請專利1221項,其中發明專利654項;獲得專利授權934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85項。2015年,CEC在原有的8個國家級研發機構和7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基礎上,又新獲批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技術相互交融步伐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緊迫性日益凸顯,對CEC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忘初心,繼續前行。CEC將秉持“電子報國、網絡強國、信息富國”的堅定信念,步伐更加扎實有力,信心更加充盈堅定。CEC將牢牢把握機遇,以更加務實的態度統籌發展與責任。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