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助學模式的思考


    來源:搜狐   作者:顏光明    時間:2016-08-16





      我不敢說豐田助學基金有多大的貢獻,但所持的理念和機制上的保證,以及對項目質量的跟蹤和持久的改善,尤其對受助者的尊重和關愛所投入的專注精神值得贊賞,并認為這是企業理念的體現,一種價值觀的輸出。相比較,豐田做社會公益,如同他們對待造車一樣,秉承了務實而認真的專業態度,不能不敬佩。


      豐田助學模式的思考


      撰文/顏光明


      7月流火。正是上海最熱的天氣。地表溫度遠不止40度。“2016年豐田助學基金大學生夏令營”在上海舉行(7月26-31日)。我聞訊趕去,想親眼看一下豐田是怎樣對待這個社會公益項目的。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來自中西部26所高校的受助大學生聚集上海松江大學城進行交流和學習,放飛青春,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場面感人。這讓我想起了豐田創始人佐吉說過的一句話,“推開窗子看世界”。幾百名學生濟濟一堂,他們的歡笑和釋放的活力,也許正是當下這個世界最動人的期許。


      早就聽說,豐田助學基金對貧困大學生幫助很大,在高校引起了很大反響。堅持十年,默默助學,意義不凡。用受助學生的活說,豐田是在幫人。從中受益的不僅是完成學業,還有回饋社會的感恩。一位受助學生在給豐田的信中寫道,“豐田用助學金的方式幫助我們正視解決經濟上和思想上的困窘,培養一批擁有健全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在現場看到,不少學生對豐田的印象與其它助學金略有不同的是,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幫人幫心”的尊重。其中組織夏令營就是例子之一。一位帶隊的大學老師說,對于中西部同學來說,有的人連高鐵都沒做過,這次來上海,等于是出國了。


      這是實話。既幫人又立志,更是開眼界。這是豐田與諸多企業在高校設立獎學金的不同之處。我問豐田中國高管:這個活動為何選擇在上海?回答是,幫助同學們打開眼界。“我們的想法是讓同學們見世面,了解更多的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還組織他們去日本,與日本大學生進行交流。提供社會交往和國際接觸的機會,豐富他們的人生。”


      幾句平淡的話,真誠感人,又有殷切在其中。我想,這就是豐田對人待事的態度,親和平等的風格。正如現場給我的印象,他們把這些貧困大學生當作了自己的員工和孩子。在“豐田大講堂”的交流互動環節中,無論是豐田高管,還是普通員工,他們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就業困惑和工作歷練,推心置腹地與同學們分享,又像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更像兄長對弟妹提供幫助。他們的經驗和建議,讓人暖心又益智。這對在校和即將邁出校門的寒門子弟來說無疑是指點迷津的“道”。我以為這就是“幫心”,助學叫“幫人”。


      提到這個項目,相關人員告訴我,他們是當作一件事來做,而不是簡單地捐助一筆錢就不管了,而是“育人”,不是“資助”,全程跟蹤和反饋,負責任地在做。也就是說,他們是真心地幫助那些受助學生學完學業,還關注他們的成長。用他們的話說,要拿出豐田造車的態度來對待每個受助的學生。


      這讓人感動,又不乏思考。豐田為何這樣上心地做這個公益項目?


      大家知道,豐田造車的神話就是“生產方式”,其核心是品質保證。也就是說,豐田制造也就是品質的代名詞。在豐田人看來,造車沒有神話,先育人再造車。這是他們的造車哲學。故有人說,豐田能做到用三流設備制造一流產品,用手工方式組裝當今最牛的氫燃料車等,奧秘就在于人。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被當作現代制造業圭臬時,豐田強調的是帶人字旁的“働”,即對人的重視和尊重。他們的經驗是,“人才培育是豐田成功的第一要素。”所以,一切從人的角度出發的理念,使得企業的人性化有了依托,而不流于空乏,變得實在且有張力。這就可以理解,豐田中國為何要設立“社會貢獻部”和“生態綠化部”兩個專門機構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和公益原因。


      “從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這是豐田的公益理念。在交流匯報中,這些受助同學拿出的公益項目都頗有新意,傳遞了“助人”的力量。比如“棄瓶轉身”(將廢棄的飲料瓶“設計”成環保花瓶)、“被鎖的魔盒”(遠離手機10小時試驗)、“校園交盲”(校園交通安全訪談)等公益活動,看到了這些學生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轉變。盡管這些都是校園公益活動,但帶有社會公益特征,而且在表現方式新穎,還嶄露了學生的才華。


      豐田助學基金是由中日兩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和青木昌彥建議并牽線設立的一個社會公益項目,通過豐田中國與宋慶齡基金會共同實施。資料顯示,10年來,豐田已累計投入7200萬元,預計到2020年能幫助2600名學生完成學業。


      這個公益項目之所以受到社會關注,正如一位記者所透露的那樣,這是在高校“助學貸款”碰到瓶頸的2006年時設立的。項目宗旨是“雪中送炭”,沒有把目光停留在北上廣的名校,而是將目光放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西部高校,面向真正需要受助的貧困學生。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豐田碰到困難時,這個項目沒有停。豐田說,其他項目可以暫緩或停,但豐田助學基金項目不能停,認為這是我們當好企業公民的態度和行動,符合豐田“造物即造人”的一貫主張。


      我不敢說豐田助學基金有多大的貢獻,但所持的理念和機制上的保證,以及對項目質量的跟蹤和持久的改善,尤其對受助者的尊重和關愛所投入的專注精神值得贊賞,并認為這是企業理念的體現,一種價值觀的輸出。相比較,豐田做社會公益,如同他們對待造車一樣,秉承了務實而認真的專業態度,不能不敬佩。


      2016年7月30日采訪于松江


      同年8月5日修改于上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