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用責任守護紅色熱土


    來源:中國石油報   作者:李丹    時間:2016-05-20





      用責任守護紅色熱土——中國石油在革命老區扶貧幫困工作綜述


      今年五一,在貴州遵義習水縣的“農村淘寶”服務站里,前來網購的村民絡繹不絕。一些村民還帶來自家的土特產,準備通過服務站進行網上代銷。


      去年7月,在中國石油組織的電子商務培訓班推動下,習水特色農產品與阿里巴巴“村淘”項目成功嫁接。“網貨下鄉、黔貨出山”,電子商務的新風推動老區精準扶貧的開展。


      從援建龍馬公路到引入電子商務,習水縣的脫貧之路成為中國石油精準幫扶革命老區的一個典型。從資金投入到資源整合再到能力建設,10年來,中國石油精準施策、精準推進,上百個援建項目在革命老區深深扎根。


      守護民生 真情暢通幸福路


      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事業滯后,使革命老區成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行路難、用水難、用電難、就醫難,一個個大寫的“難”字記錄在中國石油幫扶老區的手冊上。找對“窮根”,摸準路子,中國石油人與當地政府共同破解“脫貧致富最后一公里”的一道道難題。


      在江西橫峰、貴州習水等地,總長度達70多公里的通村道路,見證著中國石油改善民生的心路歷程。石油人在習水縣醒民鎮修建的“龍馬石油路”,是一條長達17公里的水泥公路,改善了19個自然村寨2萬余人的出行難和發展難問題。“沒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能走在水泥路上。”一名70多歲的老大娘動情地說。


      通村道路還有力地促進了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橫峰縣司鋪鄉道路的真實寫照。2012年,中國石油出資為司鋪鄉建設8.5公里通村道路后,這條當地人口中的“幸福路”帶動了特色農業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和運輸,周邊縣區的2萬多人從中受益。


      與出行難相比,解決飲水、灌溉難更為緊迫。為了讓村民喝上放心水,2012年至2014年,中國石油先后在河南范縣白衣鄉等地開展安全飲水工程,不僅3萬余人的喝水問題陸續得到解決,高含氟和苦咸水造成的頭發、牙齒病變問題也逐漸好轉。在橫峰縣,中國石油出資援建的農田灌溉項目先后幫助4個行政村實現了澇能排、旱能灌。


      路通了,水活了,雖然硬件的改善深刻改變了老區的脫貧生態,但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不僅困擾著當地群眾,更讓石油人心急如焚。石油人在范縣、臺前縣援建中醫院,數萬名群眾實現了“門前就醫”;發揮自身醫療資源優勢,組織醫務人員巡診,培訓鄉村醫生。送醫上門、送藥入戶……老區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時刻把革命老區人民放在心上,石油人改變的是村容鄉貌,收獲的是民情民心。


      融入老區 主動引領捧紅特色經濟


      對于扶貧工作而言,雖然解決發展的瓶頸問題并不完全等同于脫貧致富,但能夠為當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堅持改善民生與促進可持續發展并舉,中國石油積極融入老區經濟社會建設,不斷激發老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的內涵更加凸顯。多年的扶貧經歷使中國石油深刻認識到,只有發揮好革命老區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才能真正加快致富脫困的步伐。


      習酒是習水地區家喻戶曉的特色產品。近年來由于習酒銷量萎縮,生產高粱的糧戶愁眉不展。中國石油結合自身產業鏈開展精準幫扶,在習水設加油站服務網點,幫助習酒免費進駐便利店。近幾年,習酒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糧戶的臉上重新有了笑容。


      資源稟賦是點,輻射帶動成面。近年來,中國石油加大對重點革命老區的幫扶力度,實施上百個符合實際、長期受益的產業幫扶項目,發揮產業扶貧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還促進了農民增收。


      守住革命的紅色熱土,中國石油投資建設的長汀“萬畝水保生態示范林”項目,打造了央企與地方共建生態文明的新樣板。長汀紅壤土層薄、肥力差,水土流失異常嚴重。2012年至2015年,中國石油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開展了1萬多畝水保生態示范林建設,造林成活率高達98%以上。林區套種的2000多畝經濟作物,年可創收300多萬元。長汀示范林被當地人稱作“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經濟林”。


      扶貧開發,架起了企地共同發展的橋梁,實現了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創新理念 精準扶智激發原動力


      多年來,在企業和地方共同推進下,老區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作為扶貧的重要主體,如何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現代管理思維融入扶貧工作,推動更多貧困地區扔掉幫扶的“拐杖”,中國石油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


      對比傳統的硬件幫扶,通過培訓幫扶提高貧困人口的思想觀念、素質能力,既是精準扶貧的必然選擇,又是解決脫貧致富難題的根本所在。


      提高貧苦地區教育水平,通過開展教師培訓提升定點扶貧地區教師們的素養和教學水平,是中國石油精準扶貧的一次新嘗試。去年10月,在中國石油幫助下,來自江西、河南、貴州三省四縣的12名教師與北京171中學的教師結為師徒,接受了一個學期的伴隨式教學培訓。先進的教育理念讓人印象深刻,“有層次無淘汰”的教育理念更讓這些鄉村教師們深受啟發。


      借助電子商務、旅游產業培訓,將互聯網營銷、城鄉共享經濟思維引入老區,是中國石油智力扶貧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蔚然成風,而營銷渠道和專業知識匱乏始終制約著老區電商發展的步伐。在中國石油開設的電子商務培訓班上,200多名習水、橫峰等地的鄉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被阿里巴巴文化、電子商務理論和實踐課程深深吸引。


      “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正在成為精準扶貧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中國石油的電子商務培訓,將為老區增收脫貧提供強大動力。”阿里巴巴企業社會責任部負責人顧瀟說。


      著力拓寬視野思路、增強引領發展能力的同時,中國石油注重學用結合,投資援建了一批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和村文化室,組織業內專家深入老區實地指導,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規劃精準落地。


      心系老區,情暖山鄉。漫漫幫扶路上,中國石油人飽含深情,肩負責任,扶真貧、真扶貧,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壯志熱情,守護著老區這片紅色熱土!(本報記者李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