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油“陸豐助學團”接力支教貴州山區小學


    來源:國資委網站   時間:2016-05-18





      5月10日,已經從一個小山村來到凱里一中準備高考的貴州學生吳紹琴,給正在她家鄉支教的中國海油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陸豐助學團”捎來了書信。


      陸豐油田的員工通過一對一結對助學,已經幫助了上百名吳紹琴這樣的女孩子。“沒有你們,她們的命運就像她們母親一樣,一輩子窩在大山里,沒有希望。”貴州省凱里市中日海油長坡希望小學(下稱長坡小學)校長動情地說。


      十多年來,已經有2000多名學生在陸豐油田員工一對一的幫助下,從長坡小學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臺。


      2006年,身為JHN石油作業公司聯管會(陸豐油田作業區前身)中方首席代表的應業榮,第一次看到這里搖搖欲墜的泥土教室和眼中充滿渴望的孩子時,深受震動,當即向陸豐油田黨支部作了匯報。他拍的照片被中外員工一張張傳看,“我們一定要為這些孩子們做點什么!”這是當時陸豐油田許多員工發自心底的一句話。同年年底,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聯合JHN石油作業公司、三家日本母公司(新海南、新華南、日礦珠江口石油開發株式會社)共同捐資56.65萬元重建教學樓。次年竣工,當時就解決了長坡等附近村寨500余名適齡兒童入學。


      從那時起,陸豐油田的員工十年如一日地援助這所遠在貴州山區的小學,其間多少大事云起云落,但這份情誼從未中斷,陸續建成教學樓、圖書室、電腦室,并堅持由一位員工定向資助一位貧困學生;寒冬時送去員工們節約出來的煤火錢,春暖時捎去個人捐贈的電腦和書;老員工退休的時候,希望最后一次看一下村子和小學,都知道以后結對孩子的笑靨只能出現在夢中;即便是因工作變動離開陸豐的員工,也從未忘記凱里,不管到了世界何地,都有一份滲著深情的錢款飛到孩子手中……作業區黨委書記、總經理譚四周倡議把這里作為增強黨性、聯系群眾的活動基地。如今,貴州凱里已經成了陸豐油田90多名黨員、180多名員工護黨愛國的試金石,也是他們十年征戰、十年傳遞的一束精神火把。


      李明文曾是陸豐油田綜合管理崗經理,他資助的學生現在已經讀大二。隨著工作崗位調動,李明文來到了新的單位。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努力聯系下,他的新單位也在凱里市籌建了一所希望小學——九寨希望小學。陸豐助學的愛心火炬在海油的各個單位、合作伙伴中繼續傳遞。


      “把助學當成自己家的事情,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是長坡小學師生們對海油志愿者的印象。吳紹花自幼失去父母,年僅十歲便要扛起家中重擔,照顧奶奶和妹妹。陸豐油田的何嘉琪與她取得聯系,從此,她的一切都有何嘉琪呵護……這份溫暖一直陪伴著吳紹花成長,也溫暖了兩個家庭十幾個人。


      “村民們越來越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長坡小學,”長坡小學所在地灣水鎮黨委書記周密介紹,“長坡小學是村里最好的建筑,歷年畢業班統考成績居凱里市前列,2015年畢業班統考成績居凱里市村級小學第一名,整個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陸豐助學團”進入第二個十年,為了傳承發揚陸豐助學的精神,陸豐油田黨委計劃用一年時間,采取接力的方式,選拔優秀員工,利用海休時間到長坡小學開展支教活動。


      4月15日,陸豐油田作業區在深圳中海油大廈樓下舉行“為愛筑夢,愛心募捐”活動,為凱里學生募捐書籍730余本,捐款12000多元。啟程前,通過前期了解學校需求,結合員工本人特長和公司企業文化等內容,“陸豐助學團”編制了一份涵蓋社會熱點、企業文化、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課程計劃。員工每人在一個月的支教時間選擇1~2門課程進行多媒體授課,并手把手地教老師使用多媒體服務教學。


      譚四周說:“我們的支教不僅要為學生們帶去知識,還要力所能及幫助村民。這也是我們為人民服務,做合格黨員,陶冶共產黨員高尚品格的一個好場地、好機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