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穩致遠 共享發展


    來源:中國石油報   作者:崔茉    時間:2016-05-05





      行穩致遠共享發展——中國石油2015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述評


      責任,永遠是神圣而又令人敬畏的話題。


      從為中國“藍天工程”盡責盡力,到在天津“8·12”重大事故救援中義不容辭,再到在冬季用氣高峰保障中責無旁貸,中國石油肩負的責任自始至終與國家和人民緊密相連。


      站在“十三五”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當結構性矛盾突出的陣痛與深化改革的收益相伴而至,如何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努力與利益相關方共享發展,滿足經濟社會需求,成為時代賦予這一中國骨干央企的嶄新課題。


      實踐使中國石油認識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與環境、與社會日益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從切實履行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到逐步成為優秀企業公民,再到努力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中國石油對企業與環境、社會的關系認識在一步步提升,理念的升華又反過來推動企業行穩致遠,實現與環境、社會的共同可持續發展。


      清潔能源驅動綠色轉型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決定了其發展質量和生命力,一個企業也是如此。近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增長模式,使資源難以支撐、發展難以為繼。特別是氣候變化問題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隨著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公眾的廣泛共識,追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已內化為中國石油穩健發展的核心內涵,成為指導公司生產經營的行動指南。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提出的“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得到與會國家一致響應。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石油積極投身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努力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源供給側改革首當其沖。根據環境保護部調查,中國大氣污染中燃煤貢獻占60%。天然氣作為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污染排放量大大低于煤炭,是改善大氣質量、治理大氣污染最現實的選擇。


      中國石油把天然氣作為戰略性、成長性業務工程,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跨國天然氣管道和國內天然氣骨干管網設施建設,構建起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據統計,2015年中國石油銷售天然氣1226億立方米,按等熱值計算,相當于替代2.29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72億噸,減排二氧化硫268.8萬噸。


      在向社會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加大煉油裝置技術改造,助推汽柴油產品質量升級是中國石油踐行綠色發展的又一莊嚴承諾。2015年,中國石油提前向東部11個省(市)市場供應國Ⅴ標準車用汽柴油,并計劃2016年底全部完成國Ⅴ標準車用汽柴油升級。


      作為低碳經濟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石油在華北油田、塔里木油田等條件成熟地區,將地熱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生產自用能,將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降至最低。


      以人為本促進員工成長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只有真正關心員工發展與成長,才能讓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率先在科研院所和油田開展“雙序列”試點工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獨立、暢通、穩定的職業發展通道,是中國石油深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


      “雙序列”同中國石油技能專家工作室計劃等一同拓寬了專業技術人員的事業發展空間,穩定了專家技術隊伍,為員工搭建起良好的成長平臺。


      能否為員工提供高質量的培訓已成為很多求職者衡量一個公司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中國石油將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提升全員素質當作事關企業發展的戰略重點,持續完善培訓基地和培訓網絡建設,努力實現員工成長與公司發展的良性互動。2015年,投入培訓經費超過15.9億元,覆蓋面接近員工總數的80%。


      一年來,員工幫助計劃(EAP)也被越來越多中國石油人所了解與熟知。這一計劃主要通過心理咨詢熱線和網站等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引導員工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特別是針對地處鹽堿荒灘、大漠戈壁等自然環境惡劣的一線員工,中國石油專門聘請心理咨詢師,開展陽光心態與心理知識講座,引導他們釋放精神壓力,實現健康工作、快樂生活。


      總數已超過1萬名的海外員工同樣是中國石油珍視的合作伙伴與親密朋友。公司努力營造寬松包容的工作環境,倡導和促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員工的相互尊重和理解。2015年,拉美地區公司舉辦中外員工拓展培訓,增進中外員工之間的認同和了解。在伊拉克艾哈代布項目,公司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每逢穆斯林齋月來臨時合理安排當地雇員的工作時間,齋月結束后組織員工一起慶祝。


      精準施策推動扶貧減困


      消除貧困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也是中國石油關注的重要領域。特別是黨中央提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為中國石油下一步開展扶貧工作、助力目標實現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一項已開展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工作,中國石油聚焦民生、產業、智力三大領域,結合公司業務和受援地資源、市場優勢,通過技能培訓、供應鏈延伸等促進和提升當地自我發展能力。2015年,中國石油繼續在新疆、西藏、青海、河南、江西等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教育培訓和健康醫療等公益項目,受益人數過億。


      扶貧,不能只是“輸血”。隨著精準扶貧成為備受關注的公眾熱詞,如何推動扶貧工作更科學有效,中國石油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別是嘗試將互聯網營銷、城鄉共享經濟思維引入到一些條件成熟的地區,幫助當地培育產業,已經見到良好成效。


      中國石油將貴州省習水縣的支柱產業——習酒納入中國石油便利店銷售系統,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帶動了農民增收。像習水縣這樣資源豐富但營銷渠道和專業知識匱乏的地區不在少數,2015年中國石油與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龍頭公司合作,在河南范縣、江西橫峰縣等地開設電子商務培訓班,提高當地群眾電子商務理論和實踐能力,發展城鄉對接互聯網項目,有力帶動了當地人口創業。


      車主每加1升油,中國石油就捐款1分錢,這是由中國石油和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共同發起的“旭航”助學公益項目。截至2015年年底,“一升油、一生情”加油捐助活動已在河南鄭州、四川成都等50座加油站啟動,累計百萬人次以加油配捐的方式參與助學。


      央企必須承擔大責任,有大擔當。展望未來,中國石油將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致力于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大責任的有機統一,朝著成為優秀企業公民的目標不斷努力邁進。(本報記者崔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