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質量誠信 促進綠色創新 履行社會責任


    來源:中國建材報   作者:賀丹    時間:2016-04-19





      踐行質量誠信促進綠色創新履行社會責任——2015年度中國建材行業質量誠信品牌創新表彰大會側記


      在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成立的同期,《中國建材報》社舉辦了2015年度中國建材行業質量誠信品牌創新表彰大會。


      為什么要舉辦這樣的表彰大會呢?傳播正能量、扶優扶強是新聞媒體的使命和責任。我們召開表彰大會,就是想要推介在質量誠信、綠色創新、社會責任方面率先垂范、有影響力的建材生產企業,讓全社會享受到優質建材產品所帶來的品質服務,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為了保證整個評選活動的公平、公正、客觀,本次評選活動分為網絡報名、微信投票、專家評議三個階段,前期共有100多家建材企業參與了報名。經過第一輪初步篩選,我們選取了30家企業進行網絡投票。根據網絡投票的結果,我們組織專家根據評選條件對企業進行了打分,最終18個建材企業脫穎而出,北京三葉散熱器廠等8家企業榮獲2015中國建材行業質量誠信品牌獎,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榮獲2015中國綠色建材企業創新獎,江蘇私享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榮獲2015中國建材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獎。


      這就是2015年度中國建材行業質量誠信品牌創新表彰大會的主題——質量誠信、綠色創新、社會責任。


      首先我們來看質量誠信。有很多企業都在說,誠信為本,質量至上,建材企業真的做到了嗎?


      今年3月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房屋及建材類共計22858件,占全年投訴比重3.58%。這里面,裝修建材投訴數量共計13370件,其中質量問題有7508件,占比高達56.16%;安全問題有53件,占比0.4%。


      而在兩個月前,2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015年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狀況也不容樂觀。在建筑裝飾裝修材料中,全年抽查了29種5120家企業生產的5226批次產品,抽查合格率為92.2%。其中,抽查合格率最低的是新型墻體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4種產品,合格率不到80%。


      從上述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裝修建材引發的投訴維權中,因質量原因被投訴的已超過半壁江山了。同時,新型墻體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坐便器、淋浴用花灑、陶瓷片密封水嘴等產品并不算高的合格率也令人擔憂。


      過去的2015年中,國內建材市場頻頻出現的假冒偽劣防水材料導致滲漏率居高不下,甲醛超標的毒地板也害人不淺,此外還有熱水器爆炸傷人、淋浴房玻璃門爆裂、保溫材料引起火災、電梯“吃人”等事故。


      建材工業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建設、人居條件改善提供建筑及工業材料的重任,建材企業如果連最基本的質量底線都守不住了,那將是極其危險的事情。所以,我們強調的第一點就是質量誠信。


      再看綠色創新。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讓人看到綠色建材未來蘊育的巨大商機。綠色建材其實不是一個新名詞,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兩年國家重視了這個問題,發布了很多綠色建筑、綠色建材方面的方案和意見,如2015年工信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等,來推動綠色建材的發展。


      今年3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聯合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加快推動消費向綠色轉型,“實施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計劃,推廣使用節能綠色建材和環保裝修材料”。


      《指導意見》的發布,將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倒逼企業生產方式綠色化,引導綠色生產、綠色制造,從源頭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污染排放。同時,還可以凝聚共識,匯聚全社會力量,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


      不過,目前我國的綠色建材整體上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生產工藝相對落后、資源能源消耗多、有害污染物排放量大、產品功能質量比較低等問題,建材企業大部分仍為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普遍創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較弱、技術水平較差,未能形成規模化發展,市場需求難以滿足。因此,要加快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生態為本、創新驅動,大力推進建材業盡快走上綠色化發展新路,引導綠色建材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規模化推廣應用。


      最后是社會責任。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社會和環境形勢都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


      建材行業目前仍處于“兩高一剩”,即高消耗、高排放、產能過剩發展階段。目前,建材工業能耗總量占全國能耗總量和工業部門能耗總量的7%和10%,建材工業廢氣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18%。僅水泥工業排放的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占全國工業生產總排放量的31.7%、4.8%和4.7%。


      盡管幾十年來建材工業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它目前所面臨的由于自身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壓力問題,迫使建材工業要擔當起另一次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實現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改善、霧霾等極端天氣減少問題必須在以全行業轉型升級為基礎,輔之區域聯動和行業聯動才能更好地加以解決。在當前的形勢下,由能源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轉變,走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之路是建材行業的必然選擇,這也是建材行業必須擔當和履行的社會責任。不擔當就沒有發展的未來。


      2015年,我國建材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不容樂觀。從今年2月5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公布的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建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3萬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同比降低6.8個百分點。其中,水泥制造業8897億元,同比降低9.4%;平板玻璃596億元,同比降低14.3%。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水泥、玻璃等基礎建材2015年的收入均呈下降趨勢。那么,裝飾材料如何呢?


      以石材為例,2015年,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44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比上年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建材行業面對的是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不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


      2016年,這種局面會有改觀嗎?


      從今年3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2016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8008億元,同比增長10.2%,改變了2015年以來投資增速不斷下降的態勢。


      與建材行業息息相關的房地產開發投資,2016年1~2月同比增長3.0%,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兩個百分點。特別是今年前兩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13.7%。


      一切在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當前我國建材行業的基本面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建材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金融風險隱患加大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周期性的,也難以通過短期刺激來實現反彈。“十三五”期間,靠投資拉動的建材增長將更加有限,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將持續強化,倒逼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2016年,我國將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試點,同時還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在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等重要環節,實施一批重大改造項目和示范工程。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建材行業有必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適當提高換擋降速容忍度,做好內功,夯實基礎,才能促使行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本報記者賀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