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榮獲“2015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科技創新獎”,并入選“2015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百強企業”;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白森祥獲得“2015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優秀企業家”榮譽。本次年會由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和促進會支持,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食品綜合部、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和中國食品報社主辦,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給予學術支持。
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森祥在年會的專題演講中指出,鹽作為調味品,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然而,鹽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卻鮮為人知,大多數老百姓并不知曉食鹽過量對健康的危害。
白森祥在演講中表示,國家衛生部2002年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13億人口中,超重和肥胖人數分別達到2億和6000多萬,高血壓患者1.6億,糖尿病患者4000萬。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仍呈現增長趨勢。慢性病的高發也正在快速消耗社會積累的財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由于營養問題每年經濟損失約3-5%GDP。2003年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經濟負擔達8580.54億,占當年我國GDP的7.31%。國家衛生部已經完成第五次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者達到25.2%,糖尿病患者達到9.7%。我國慢性疾病繼續呈上升趨勢,國民的健康水平確實令人擔憂。
白森祥表示,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發的原因多樣,但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食物能量、鈉等營養素的過剩和體力活動不足;二是微量營養素的普遍缺乏。另外,消費者的無知與無奈也是造成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所謂“無知”是指大多數消費者并不懂得鹽與健康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自覺控鹽的意識;所謂“無奈”是指消費者即使知曉鹽與健康的關系,但是目前市場上沒有更多的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鹽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
2013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食鹽攝入量新指南表示,成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低于5克。我國是一個高血壓大國,也是一個高鹽飲食國家,用鹽量居世界之首。根據調查發現,廣東日人均食鹽接近8克,上海10-12克,北京10.5-12克,東北地區14-18克。廣東高血壓患病率是全國最低的,東北地區則是最高的,京津滬居中。說明我國居民食鹽攝入處于長期明顯超標狀態,這對于國人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減鹽行動刻不容緩。
近幾年來,針對中國人由于吃鹽過多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的情況,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以“提高國人健康水平”為己任,緊緊圍繞“自然、安全和健康”的科學用鹽理念,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全力研發對各類慢性疾病人群具有預防和調節作用的植物型功能性鹽產品,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公司已經上市的沙棘碘鹽、枸杞碘鹽、紅棗碘鹽、氨基酸碘鹽、氨基酸低鈉鹽等植物型鹽產品,是以地表2800米以下奧陶紀(距今5億年)天然巖鹽為原料,采用先進的真空制鹽工藝,經科學配方添加從沙棘、枸杞、紅棗及各種果蔬中萃取的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精制而成。堅持長期食用,既可減鹽,又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預防和控制各種慢性疾病。2015年榆林鹽化又成功研發出了玉米肽碘鹽、玉米肽低鈉鹽、植物硒碘鹽、植物纖維鹽、乳酸菌腌菜鹽等植物型功能性鹽產品。這些新產品的上市,對于改變中國人長期形成的高鹽飲食習慣、促進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必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健康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實現“中國夢”,首先要從提高國人的健康水平做起。白森祥表示,在未來發展道路上,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要把“中鹽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積極倡導“少吃鹽,吃好鹽”的科學用鹽理念,不斷開發對人類身體健康有益的功能性鹽產品,以鹽為載體,把食鹽變成保健品,把保健品變成食鹽,讓中國老百姓人人都能吃得起,用中鹽人的智慧和力量促進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進而用13億人民的“健康夢”托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杜僑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