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2015)》發布


    作者:陸悅    時間:2015-11-17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社會的貢獻。隨著我國重大模式和發展思路的轉型,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和建設正進入“新常態”。當前,食品企業面臨的不再是簡單的商品價格和市場份額的競爭,而是一場社會責任和道德的多元化競爭。

      與第十三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同期舉辦的首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上,中國社科院發布了《食品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2015)》(以下簡稱《指數》)。與會專家指出,作為食品企業,保證食品安全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落實企業責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也是實現社會共治的基礎。

      食品企業社會責任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社科院今年開展的公眾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公眾認為中國企業在水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未盡到責任,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任重而道遠。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王蘇粵介紹,《指數》由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和其他企業、機構聯合編寫,對我國50家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水平和現狀進行了系統評價,闡述我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當前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介紹,他們從乳品、飲料、肉類、酒類和調味品五大類里分別評選出10家代表企業,組成50家食品企業的樣本,對這些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現狀以及社會環境信息披露水平進行評價,最后形成發展指數。采集信息的來源是背對背的方式,沒有對企業進行主動溝通、打電話、發問卷或者當面訪問,而是通過公開渠道,如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年報、企業官方網站披露數據等采集所需數據,形成食品行業的社會責任的指標體系。

      結果顯示,食品50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平均得分是27.86分,整體處于二星級,屬于起步階段。五星級企業非常少,四星和三星級企業不到10家,大多數企業集中在一星、二星級。排名第一的是中糧集團,80.4分,屬于五星級。前十名的企業還有北京三元、蒙牛、青島啤酒、伊利、達能、光明乳業、瀘州老窖等。鐘宏武表示,與電力、特種設備制造、石油石化和銀行行業的指數相比,食品行業排名第12位,整體提升空間還非常大。

      食品企業會做也要會說

      “從社會責任值的板塊來看,社會實踐指數高于社會責任管理指數。簡單來說,就是食品企業‘做的比說的好’。”鐘宏武表示,從企業信息披露的持續工作來看,50家食品企業中僅有11家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其中有27家企業在網站上建立了社會責任專欄,這說明信息披露渠道不暢通,企業與社會溝通不夠。從分類上來看,乳品業的整體得分最高,肉類及調味品的信息披露比較差。企業的客戶服務、食品研發與創新表現很好,但是責任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表現不足。

      鐘宏武提醒,食品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將社會責任融入戰略運營,尤其與社會做好溝通,積極主動披露信息,接受各方的監督。企業要有一套機制戰略,有專門部門負責這項工作,尤其要提高競爭透明度,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建立網上社會責任專欄。從企業經營自身而言,也需要系統記錄在社會環境和各個方面的價值貢獻,披露相關指標,讓社會有所備查,這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就能得到消費者更多的信任。

      社會責任管理應成體系

      該論壇還發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3.0之食品行業》。據了解,該指南是我國食品行業編寫社會責任的重要參考標準,發布后將極大地提高我國食品企業對利益相關方的關注度,有助于企業對自身理念和實踐的自查自審,為食品企業提供客觀的衡量標準和正確方向。

      鐘宏武介紹,蒙牛乳業集團是較早在國內食品行業中建立系統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公司,其高層非常重視社會責任戰略,建立了專門的社會責任辦公室,與外部合作方共同推動工作。蒙牛乳業集團CSR總監吳福順介紹,蒙牛已經發布過3本社會責任報告。此外還有一些實際舉動,比如在國內整合行業標準,設計一個項目推動行業共同完成等。安徽瑞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影表示,隨著我國慢性病患者的增多,生產真正的健康產品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蘇桂鋒表示,企業是食品生產經營的主體,是食品安全風險的源頭,也是社會共治的主要力量。社會責任作為企業隱性的競爭力和無形的資本力,要有效展示企業實力,提升企業形象,創造良好的環境。另外,還要切實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傳播意識和手段,主動回應、及時處置輿情和突發事件。(本報記者 陸悅)

    來源: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