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責任:創業的下一個“風口”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程云杰    時間:2015-08-27





      隨著80后、90后創業人士涌現,年青一代對創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他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更為純粹,社會責任成為他們構建新的商業模式時主動考慮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十年,中國最好的企業家都會以“社會企業家”的形態出現

      隨著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企業以日均1.1萬戶的數量增長,中國已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攻堅期迎來了新一輪創業大潮,觀察家認為,這些創業者的命運將成為人們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也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產生關鍵影響。

      回顧過去10年,如果以稍世俗一點的方式來評價成功的話,中國涌現出最多企業家的行業大概應屬房地產行業。但是這些年,隨著80后、90后創業人士涌現,年青一代對創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他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更為純粹,社會責任成為他們構建新的商業模式時主動考慮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業者越來越關注價值觀

      出生在山東省聊城農村的王振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為了生存,他曾在磚廠拉磚、給人擦皮鞋、為了保住在一家工廠做飯的差事,他還曾自費給所有員工洗衣服、擦皮鞋。他的弟弟王磊初中畢業,在街上擺過攤,在理發店做過小工、美發師。就是這樣一對名不見經傳的80后兄弟在從事醫療器械和保健品銷售9年后于2014年3月開始了二次創業:他們創辦的“幸福9號”電子商城在開業首日即實現銷售額1500萬元。此前,京東商城上線第一年營業額為700多萬元,淘寶上線第一年營業額為2700萬元。

      但是高額銷售業績并不是兩兄弟的創業目標。他們的夢想是通過構建專屬老人消費的電子商城和大數據平臺,用商業利潤來反哺線下居家養老事業,讓更多人能夠在“幸福9號”老人樂園安度晚年,從而打造全球孝養老人最多的機構。

      憑借他們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29歲的王磊今年榮獲福布斯“30歲以下創業者”獎。頒獎賀詞稱他為“所在領域的新星”、“代表著同齡人最佳創業精神、創新力和變革力量”,“是新生代最強勁的力量源”。

      作為“幸福9號”總舵手、比王磊大兩歲的唯創總裁王振也不再是當年在磚廠孤獨拉磚、沉默寡言的青年,31歲的他立志成為“中國商界的曼德拉”。“人越不為自己,他的價值越高”,王振說。

      受兩兄弟社會理想的吸引,不斷有尖端人才加盟唯創集團,其中就包括被京東授予“終生榮譽技術顧問”稱號的前首席技術官李大學。王振說,李大學并不一定非加盟“幸福9號”。從京東離職后,李大學成為一名專注“互聯網+”的投資人,發起成立正和磁系大天使基金,這一次加盟“幸福9號”開始二次創業的動機,顯然錢不是因素。

      宣布加入唯創集團當天,李大學公開了他的人生價值觀:“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但這一群人都必須和我們的價值觀相同。選擇感興趣的事情,與談得來的人共事,以及從事有希望的事業,是我選擇職業的三大標準”。

      其實,在中國,李大學并非從投資轉入企業開始二次創業的孤例。前IDG資本合伙人李豐也在計劃開始新的創業,雖然目前還不能透露項目具體內容,他在前不久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提出,中國當前創業投資最大的“風口”是社會責任,未來十年,中國最好的企業家都會以“社會企業家”的形態出現。

      “這一代際里偉大的企業家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傳遞公平和公正”,他說,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互聯網的改造已經進入了諸多基礎服務領域,比如醫療、金融、教育。這些領域就要求你的商業模式承擔更多的社會價值,這也是中國在轉型期面對的一個新機遇。”他說。

    中國到了關注社會責任的時代

      在SinoFund資本管理機構管理合伙人、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副秘書長元志中看來,今天的中國已經到了出現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的時候。這一點可以從發達工業化國家工商企業發展的軌跡中看出端倪。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來自于西方。大概在上世紀60年代,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宿主,環境容量有限、資源稀缺,所以人們開始提倡環保。環保主義與抵制南非種族隔離活動的共振、再加上美國社會的反越戰行動,推動以美國為主的工商企業開始強調社會責任,并逐步使社會責任貫穿于從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原材料獲得乃至生產加工銷售涉及的各個環節。

      這些人對從事理財服務的基金公司提出要求,比如說要求他們把錢投到推動社會進步的行業企業里。基金經理作為股東代表又進入董事會,并要求企業不得把產品賣給實行種族隔離的國家,否則就拋售股票,要求不能投資軍火商,要求生產過程、產品設計和原材料不能破壞環境,要求不能用童工,要求婦女同工同酬等,乃至后來發展出一系列的社會責任指標,使社會責任得以在商業行為的全鏈條中被落實。

      “在這個過程中,促進社會責任意識普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實是當時的有錢人。”元志中說。

      他認為,今天的中國也存在著類似的推動力。首先,從富裕階層來說,除了借力過去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長,依靠工程、礦業、房地產迅速發財致富的群體外,中國還有兩類在改革開放后接受了完整教育,甚至在西方留過學的富裕群體。一類年紀輕,屬于互聯網新時代的創業者,比如馬云、馬化騰、雷軍以及他們身邊的一批人,有著改變世界的愿望。還有一類就是“文革”后最早恢復高考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有文化、有社會情懷,總是希望能回報社會,讓人生更精彩,他們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會帶動中產階層,比如都市白領和新一代青年,去承擔社會責任。“既然大家基本上都衣食無憂了,那就自然會展現出更多的精神追求和社會理想。”他說。

      不過,從文化驅動角度來說,社會責任其實并非西方文化的專利。元志中認為:“中國自古就有義利之辯,強調‘達則兼濟天下’的通識教育,教人去關照身邊的人。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倡對環境和自然的呵護。因為在相當一段時間里,中國人太窮了,生存壓力太大了,好的文化傳統斷掉了。現在中華傳統文化在復興,越來越多的人會找到自己的民族自信,會希望有自己的擔當。”

    社會理想幫助渡過難關

      在王振的眼里,企業家是孤獨的。他們必須是樂觀主義者并且善于從全局思考,特別是當別人不相信你能成功的時候。

      自2005年開設第一個門店經營醫療器械和保健品開始,兩兄弟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專注力。不管上班多忙,他們下班回家都要學習醫療保健的專業知識,相互考試,此外,還要抽出時間讀《論語》、看《道德經》。

      “《論語》講如何做人做事,《道德經》讓人滋養正氣,有了正氣,有了方法,再加上勤奮和堅持,就一定會能做出成績。”王磊說。而直到今天,哥哥王振還都會堅持在睡覺前把一天發生的事情想一遍,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妥。

      目前,“幸福9號”已在石家莊、徐州、東營、聊城和上海等地開設了老人樂園店,擁有170萬老年會員。在從保健品銷售向養老產業轉型之初,很多人都覺得兩兄弟太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但是今天,哥兒倆不僅組建了極具競爭力的團隊,而且正在和各類消費品廠商合作,快速推進老年智能產品和日用消費品的開發。不久前,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對“幸福9號”老人樂園進行了采訪,希望能夠幫助德國在現有公共養老體系的基礎上探索新的互助養老模式。

      每每遇到困難,王振說他的心中都有一個聲音在打氣:“我們要為使命而戰,讓天下老人享受幸福”。他相信,“幸福9號”的未來一定是由技術驅動的公司,用互聯網技術重塑養老服務。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的激勵下,中國的日均新增注冊企業達到了1.1萬戶,創業者中既有80后、90后,也有尋求二次創業的人士。

      面對這股創業潮,既是投資人又是創業者的宜信創始人唐寧說,很多人習慣于從經濟上來分析創業驅動力,其實最終的驅動力還是要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和自己內心的真偽”。“企業家們每天面對的挑戰夠多了,如果早晨起來覺得這一天非常有意義,你就會很積極、很正面地為周圍的人和事帶來一些改變。當企業發展遇到是該追求短線利益還是長線利益的選擇時,如果大家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默契,那再艱難的旅途也是愉悅的。”唐寧說。

      十多年前還在做投資經理時,元志中每年會收到近1000個項目申請,而真正投資的項目只有三四個。他說,一般來說,投資人判斷項目能否成功一般要看三個方面:目標、創新性和行動力。

      “創新性保證了差異化和新穎,行動力確保創業者能做事會做事,”元志中說,“但是如果目標越高遠,越關心社會共同問題,在創業中遇到具體困難時,創業者就越容易承受物質上的困難和精神上的壓力。我們發現,支持創業者渡過難關的那葉扁舟往往都是他滿懷社會理想的那顆初心。”(《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程云杰 發自北京)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