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河南漯河市臨潁縣臺陳鎮,96歲的抗戰老兵翟位東像往常一樣,在自家院子里做起了“八段錦”。這套傳統體操,老人做得有板有眼。
“俺身體還中,就是耳朵聽不清!”做完體操,老人笑著對華夏保險致敬抗戰老兵2015公益行動“一脈·1945”的志愿者說。
在志愿者們一路探訪過的十幾位老兵中,翟位東老人的聽力差不多是最差的。就算戴上助聽器也聽不清楚,雙方交流主要靠白板寫字。做一套“八段錦”,也許是一位倔強老兵的“炫耀”吧!
老伴去世 女兒智障
老人原名翟旭初,1938年在河南禹縣考入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第16期步兵科,后在西安上學一年半,畢業后分配到第四集團軍17師,曾任運輸連少尉排長。老人生平第一次作戰是在河南汜水伏擊兩輛“老日”的運輸車,繳獲了十幾支步槍、一挺輕機槍……
建國后,老人曾任漯河市臨潁縣第三、四屆政協常委,政治待遇提高了,但是生活狀況并沒有多少改善。今年初,多年來相依為命的老伴因病去世了,唯一的女兒又是智障患者,生活還需要老人照顧,從此,他實際上成了一位沒人照顧的孤寡老人。
想去北京看看
“有機會的話,俺想去北京看看!”在跟“一脈·1945”的志愿者們聊天時,老人透露了自己的心愿。
據臨潁縣當地的志愿者小南哥介紹,老人很早就有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今年因為受到老伴去世的打擊,身體狀況跟去年比起來差了不少,如果再不盡快了卻這一心愿,恐怕到了明年身體條件就不允許了!
“我們回到住處就向公司匯報,一定爭取幫您實現這個愿望!”臨別時,“一脈·1945”的志愿者握著老人的手鄭重承諾。
任重道遠
漯河是華夏保險致敬抗戰老兵2015公益行動“一脈·1945”的第四站。從首站濮陽開始,經過鄭州、滎陽,志愿者們一路登門看望或委托當地志愿者慰問了13位老兵。
在漯河,除了翟位東老人,其他三位抗戰老兵辛國芳、邢國鋒、李中波也都生活在農村,身體或多或少都有毛病,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困難,他們迫切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愛和幫助。
未來十幾天,志愿者們還將輾轉湖南、江蘇、山東三省,總行程近萬公里,計劃看望、慰問近50位老兵。
致敬抗戰老兵,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走在路上,就一定能夠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老兵的行列中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