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關懷石化企業的現實選擇


    來源:中國化工報   時間:2015-07-14





      當前,資源約束趨緊、環保壓力增大等已經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排放向綠色低碳安全轉變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

    “這必然要求全行業進一步提高對責任關懷的認識,把實施責任關懷作為構建安全環保體系的一個重要手段,引導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努力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行業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說。

    而這也是在2015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期間業內人士形成的共識:責任關懷已成為化工企業應對挑戰的現實選擇。

    讓企業成為更好的公民

    “在新常態下,我們必須要思考,我們珍視的東西究竟是什么?”科萊恩大中華區/韓國區總裁嚴凱鵬的問題引人思考。

    “我們需要湛藍的天空,這在大城市里并不是每天能看到;我們需要清澈的水;我們還需要美滿的家庭,這都是我們所珍視的。”嚴凱鵬說,“同時人們也希望享受更摩登的生活方式,當前中國正在推進城鎮化,成百上千萬的人們涌向大城市,想享受現代生活。城鎮化和全球化成為了中國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但同時這需要越來越多資源和能源,也會帶來新的生態環境挑戰。在新常態下,化工產業面臨著更嚴峻挑戰,這些挑戰也帶給化工企業更多的思考。”

    “企業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賺錢?”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AICM)責任關懷委員會副主席宋榕華說,不盡然。一個企業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但同時還承擔著對員工、消費者、社區、環境的責任,強調生產過程中對人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這就是企業的價值觀。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開車在社區里呼嘯而過,而根本不去管你的孩子是否在路邊玩耍,那么他根本算不上好的社會一分子。企業也一樣,必須成為好的公民,不能從街道上呼嘯而過,不能夠躲在高墻之后的大房子里,你必須成為社會中公開的開放的一分子,告訴別人你到底是誰,你感興趣的是什么,這讓人們才會相信你。化工企業應該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保護自然作出更多貢獻。”瓦克化學公司大中華地區總裁林博說。

    如何應對愈發嚴峻的挑戰,讓企業成為更好的公民?來自業內人士的答案是,責任關懷將引領我們通向可持續發展。

    踐行責任不是公益行為

    責任關懷是什么?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責任關懷工作領導小組主席漢斯博士Dr.HansKorte,給出了一個淺顯易懂的定義:責任關懷是構建社會對化工的信任,并過上更健康、更高水平生活的行動計劃。概括地說就是化學改變生活。責任關懷是減少環境、安全和健康事故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高于法律范疇的自愿行動計劃;是在做正確的事,并告訴社會我們在做什么;給社會提供安全的產品。

    李壽生表示,推進責任關懷是我國石化行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客觀需要。“實踐證明,實施責任關懷有利于企業加強安全管理,提高環保水平,加強與社會的溝通,營造和諧發展的環境,是當前行業實現可持續的一個重要手段。”李壽生說。

    近年來,國內民眾對化工項目的抵制、排斥情緒逐漸增多,陸續發生了廈門、大連、寧波和茂名等PX事件、什邡鉬銅事件等。天津開發區巡視員、副主任王強認為,從全國的范圍看,化工園區實施責任關懷、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重樹良好形象的倒逼機制正在形成。因此行業必須為解決發展化工產業所帶來的安全、環保、節能、應急等問題而持續改進,將責任關懷深入實踐。業內人士一致這樣認為。

    “華峰在全國有12個生產基地,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這與華峰一直推行責任關懷密不可分。”華峰集團總經理助理鄒宗鈞說。

    鄒宗鈞認為,責任關懷作為石化行業開展的自律性計劃,要求企業在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都要關注環境、安全、健康問題,并持續加以改善。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嚴格的環保、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也就是說HSE體系,開展全員HSE承諾,持續改善HSE績效。這樣不僅能促進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加快技術進步,而且還能提升企業形象,贏得社會各界的尊重與認可。

    “企業要正確認識到,社會責任是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的需要,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為。”鄒宗鈞說。

    行業推行需要長期過程

    “要把責任關懷擺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突出重要位置。”李壽生表示,將力爭把實施責任關懷納入政府有關部門編制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給予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實施責任關懷典型企業,開創行業推進責任關懷工作的新局面。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家企業和化工園區簽署了責任關懷承諾書,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責任關懷納入企業安全、環保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認可與支持。

    “但是,由于起步比較晚、認識不完全到位、工藝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等原因,行業推行責任關懷還不夠全面、不夠深入,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李壽生說。

    鄒宗鈞表示,責任關懷理念雖然已經在國際化工界提出了30多年,并形成了相對系統的事實標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它被中國企業所認知的時間還不長,推廣責任關懷,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共同推進。

    業內專家為此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政府引導。建議政府部門建立責任關懷評價體系,把責任關懷納入企業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履行社會責任先進的企業,優先支持這些企業進入能源、民生等領域,鼓勵銀行在貸款授信、信用評級等方面給予傾斜,并在債券發行和上市融資方面給予更多便利。

    二是協會實施。建議行業協會成立責任關懷專項資金,重點用于行業內企業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專業人才培訓。建議行業協會設立責任關懷指導機構,指導和幫助企業踐行責任關懷。

    三是媒體傳播。建議新聞媒體加大對踐行責任關懷企業、園區的關注力度。積極宣傳,讓更多企業了解責任關懷理念,切實在企業界營造注重環境質量、關心健康水平、確保安全生產、實現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

    新版“責任關懷”將出臺

    不僅僅是中國化工企業在實施責任關懷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際上,責任關懷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著。

    據漢斯博士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后,責任關懷一直在演變,2006年,《責任關懷全球憲章》第一次在聯合國主辦的國際化學品管理大會向世界揭開了面紗。目前已有150家跨國公司簽署了2006版全球憲章。

    而今年9月最新版本的《責任關懷全球憲章》也將公之于眾,修訂后的版本更強調行業的主動性,強調化工行業在支持責任關懷方面應盡的義務。在業內人士看來,新版憲章所包含的6大元素,無疑為今后化工企業踐行責任關懷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化工報記者對這6個元素進行了梳理。

    一是企業管理文化。憲章簽署國需承諾提供成熟的化學品管理體系和資源。無論公司生產或銷售的產品都要符合責任關懷準則標準。即使公司有要務時也要積極參與全國性責任關懷活動。分享最佳實踐案例,促使其他各方承諾實施責任關懷。

    二是保護人與自然環境。不斷改進設備、工藝和技術并借此不斷提高化工產品的安全性。三是加強化學品管理體系。簽署《全球憲章》的企業要積極參與化學品風險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和性能標準的制定;承諾為本國和國際化學品教育、科研作出貢獻。

    四是努力影響合作伙伴。提供信息和協助,促進整個化學品在整個價值鏈能夠實現安全可控;與下游客戶合作時,保證化學品能被安全有效使用;在整個產品價值鏈上擁護支持責任關懷,并鼓勵其他工業部門推廣類似的做法。

    五是與利益相關者保持溝通。與利益相關方保持產品、服務和過程風險方面的信息溝通。

    六是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通過提高性能,擴大商業機遇和技術創新等解決方案,應對挑戰。

    “化工行業是真正的全球性行業,其供應鏈遍布世界各地,我們全球利益相關者,公眾利益團體乃至聯合國,都在期待著化工行業付出更多實踐,從而確保化學品可以在運輸、儲存及使用中保證安全可控,中國無疑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漢斯博士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