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3.3%,保持了信貸規模的適度增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2014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工作投入達到4589.37萬元,通過扎實的工作打造了中國銀行業的責任形象。
服務國家戰略 支持產業升級
去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緊跟國家戰略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金融創新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全力支持國家發展戰略的有序實施。
據了解,國家開發銀行專門成立了“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組建了“一帶一路”專家團隊,圍繞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農業、加工制造等重點領域,先后融資支持了老撾北部電網、印尼30萬噸鎳鐵冶煉、斯里蘭卡公路改造等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項目實施。截至2014年末,國開行已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444個項目,累計發放貸款1259億美元,貸款余額908億美元。
為支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放貸款10.49萬億元,為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更大活力。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推動產業和金融的緊密結合,不斷發現和培育新增長點,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和工業的結合,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助推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截至2014年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2125.8億元,較年初增加667.6億元。
不僅如此,銀行業金融機構秉持有保有壓、有進有退的原則,針對能源、鋼鐵、機械和高新工業等不同工業部門,制定和推進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輔助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工業發展不斷向信息化轉型,并不斷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貸款占比。
與此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文化、體育產業以及互聯網經濟為重要立足點,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2014年,文化產業貸款共計5328.1億元,較年初增長12.3%。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探索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的新路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截至2014年末,總計20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設了1200多家海外分支機構,覆蓋了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總資產達1.5萬億美元。
強化支農支小 關注民生發展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向“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傾斜,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普惠金融的推行取得顯著成效。
銀行業金融機構把“三農”金融服務工作放在改革發展的首要位置,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環境,讓基礎金融服務有效覆蓋農村。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近3萬億元,同比增長13%,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0.7個百分點。
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和延伸偏遠地區基礎金融服務。2014年,新組建農村商業銀行200家,農村商業銀行總數已達725家;新組建村鎮銀行162家,連續4年保持在150家以上,縣城覆蓋率達54.6%。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農村營業網點達到44896家。
去年,在經濟形勢嚴峻、信貸規模緊張的情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完善多層次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特別加大科技型、涉農型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與服務力度。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長17.5%,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4.2個百分點。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有創業愿望但又缺乏資金的經濟困難群眾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個人創業貸款余額8410.9億元,惠及324.7萬人。
自國家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創新貸款支持模式,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1.25萬億元,同比增長53.7%。其中,公共租賃住房貸款余額1649.4億元,廉租住房貸款余額250.1億元,棚戶區及墾區危房改造貸款余額8437.4億元,經濟適用住房開發貸款余額994.8億元。
完善服務渠道 加強金融創新
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變化,新型產業形態層出不窮,金融消費模式也隨之變化。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變革運營模式,加快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強化產品服務創新,通過完善渠道建設、優化業務流程、豐富服務內涵等措施手段,有效增強了服務效能。
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優化網點布局,并大膽嘗試智能網點、社區網點和小微網點等模式,為各類客戶群體提供差異化、多元化的貼心服務。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營業網點6800多個,網點總數達到21.71萬個,實現功能分區的營業網點達到11.87萬家;設立社區網點8435個,其中小微網點937個。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網絡技術和科技成果在金融服務中的運用,持續提升自助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全天候自助和遠程人工服務。截至2014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布設自助設備654013臺,自主設備交易額達396.22億元,同比增長6.65%;交易總額50.53萬億元。
與此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推進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電視銀行等電子渠道建設,構建多平臺、全方位、立體式的電子銀行服務體系,通過加快互聯網金融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快捷、全面的電子銀行金融服務。數據顯示,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離柜率67.88%,同比增加4.65個百分點。
來源:金融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