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作為意見傳播主體,青年人對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持有何種態度、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與青年認知度是否對稱、所取得的成績與青年認可度是否對稱,已經變成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成為企業改進社會工作的重要參考。日前,由中國青年報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中央企業媒體聯盟、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協辦的2015年“青年態度 大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結果日前發布。
“青年擁有獨特的視角和眼光,是當下社會特別是網絡意見的主導者。青年對于企業的認知是衡量企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的重要標準。因此,青年的意見和觀點,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副局長毛一翔表示。
如今,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國內外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單純的經營業績表達時代已經走遠,只有追求“社會綜合價值”最大化,才會贏得公眾的支持和尊重。這就給我國企業,尤其是作為國民經濟骨干和中堅的中央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正是基于此,從2012年起,中國青年報作為客觀、中立的第三方,以“青年態度”為旗幟,以網絡為媒介,以高校為基地,著手搭建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第三方評價平臺。通過一系列活動,越來越多的青年得到與企業接觸、溝通的機會,逐步消除了對企業的誤解與偏見,能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
據了解,此次中國青年報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合作,聯合開展了“企業社會責任青年認可度”調研項目,通過面向全國2萬多名參與調研的志愿者開展四輪同樣本,每輪不低于7000人的社會調查,研究和開發代表青年視角、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科學、完善、可行的數據模型。
“青年人成為互聯網活躍群體、意見主體、傳播主體,他們對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持有何種態度?大型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與青年認知度是否對稱?所取得的成績與青年認可度是否對稱?這都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話題,是企業改進社會工作的重要參考。這也是我們之所以做這樣一個項目的初衷。”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劉健說,“我們相信,真誠而深入的互動交流,是打破這種認知鴻溝,彌合社會分歧最好的辦法。”
北大光華責任與價值中心副主任楊東寧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青年認可度調查報告”,同時公布根據認可度指數設置的獎項及表現突出的企業名單。根據調查結果,本次發布會上共計頒發了五個獎項,共計七個企業獲獎。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最受青年認可獎”;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獲得了“最佳社區貢獻獎”;“最佳環境責任獎”是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獲得;“最佳責任管理創新獎”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得;“最佳責任報告獎”則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獲得。
據悉,本次調查不僅旨在理解青年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特點,而且希望能引導青年公眾發展更深刻的社會責任認知洞察力;不僅旨在取得青年公眾視角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結果,更加希望建立評價的長期機制和開放平臺。
基于此次“青年態度?企業社會責任青年認可度調查”數據的中青光華“大型國企社會責任青年認可度”指數,簡稱:CYOI SOEs,將每年進行更新并發布,通過對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及比對分析,為不同組織、企業提供社會責任工作參考。
會上,“大型國企社會責任實踐金牌案例推薦”成果也得以展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申報的《中國石油情暖“鐵騎”返鄉路》、《長汀萬畝水保生態示范林》項目、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申報的《中國移動愛“心”行動—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計劃》,神華集團申報的《“神華愛心書屋”》;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守護伶仃洋上的“海洋精靈”》項目;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申報的《中國建筑為藏族同胞拓展幸福空間》項目;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申報的《“電力愛心教室”公益行動》、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申報的《“生態礦業”平果鋁樣板——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復墾還地實現采礦無痕》、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申報的《高校媒體走進國網冀北電力》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申報的《以科技創新提升資源保障能力》項目分別被評為“金牌案例”。
來源:中國消費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