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一方碧水藍天凈土——勝利油田履行社會責任紀實


    時間:2015-06-23





      國企的責任是在創造財富的同時,把能源消耗、資源消耗限制在最低,將社會責任的理念融入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的綜合價值的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通過管道占壓、廢氣治理和新能源利用,為營造良好的油區生態環境切實履行了大企業的社會。

    加大投入嚴監管:“碧水藍天”行動見實效

      “碧水藍天”環保專項行動是中國石化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環保治理行動。勝利油田高度重視,召開“碧水藍天”專項行動啟動會,制定“環保隱患治理項目管理流程”,加快項目的報批進度,規范運行管理。

      2014年完成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碧水藍天”環保隱患治理項目5項;完成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達的其他環保隱患治理項目4項;完成東營市下達的環保隱患治理項目5項,有效提升了油田污染治理本質化水平。

      2015年5月14日,勝利發電廠電研所環保室主任盧鵬興奮地告訴記者,脫硝工程被列為集團公司“碧水藍天”行動重點項目,2013-2014年共投入2.68億元完成4臺機組脫硝改造,脫硝工程投運后,使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從改造前的800毫克/立方米左右,降低到100毫克/立方米以下,較脫硝改造前下降了90%,實現了穩定達標排放。

      “硝”是直接或間接導致我國各地陰霾天、臭氧破壞、空氣污染的重要污染因子。勝利發電廠4臺機組全部實施脫硝改造后,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近2萬噸,相當于63萬輛汽車1年尾氣排放量的總和。

      石油化工總廠投資約2.6億元,完成重油催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瓦斯氣回收利用、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惡臭治理等20多個環保項目。其中,重油催化裝置煙氣脫硫采用國內首套氨法脫硫除塵技術,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到200毫克/立方米以下,粉塵排放降到50毫克/立方米以下。采取先進的脫硝技術,使氮氧化物排放降到100毫克/立方米以下,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新上1萬噸硫磺回收裝置,采用國內成熟的尾氣凈化技術,酸性氣回收率達到99%以上,每年可處理酸性氣體1.06萬噸。

      2010年以來,油田投入約6億元資金大力實施采油污水減排工程建設。2013年,勝利油田提前兩年實現油田采出水零排放規劃目標。累計投資約10億元建設了4座大型生活污水廠,日處理生活污水近15萬立方米,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在抓好重點污染源治理的同時,認真抓好油田開發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治理。勝利油田以“碧水藍天”專項行動為契機,健全污染治理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體系,推進合同管理,強化重點污染物治理。嚴格落實污染治理制度和節點控制流程,對鉆井和井下作業廢液的產生、回收、處理全過程控制把關;加強對作業廢液、酸化壓裂液、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醫療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確保了廢水處理后穩定達標。全年鉆井作業廢液處理率、油泥砂妥善處置率、廢棄泥漿處理達標率均達到100%。

      勝利油田建成的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示范工程,每天生產液態二氧化碳100余噸,全年能夠捕集、液化二氧化碳3萬至4萬噸。捕集處理后的二氧化碳純度達99.5%以上,可全部應用于勝利油田開展的“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驅油先導試驗”。二氧化碳從上天為害變為入地為寶。

    加快開發新能源:26年的鍋爐不再冒煙

      2013年12月15日10時,位于東營市牛莊鎮東南的濱海公安局看守所內,地源熱泵系統開始供暖,成功替代聚園燃油鍋爐房。勝利油田地熱余熱資源開發項目部主任趙書波指著不遠處的煙囪說:“已經不冒煙了。用上地熱,燒了26年的鍋爐已退出歷史舞臺。”

      據悉,這是勝利油田首個地熱代油供暖示范項目。聚園鍋爐房于1987年投產運行,隨著設備不斷老化,維修費用逐年增多,供熱能耗也不斷增大。其鍋爐均為燃油鍋爐,每年要燒掉原油860余噸,燃油成本高達360余萬元,而且對環境也有一定污染。

      地熱資源是清潔可再生能源,勝利油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探索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2014年3月又啟動地熱及污水余熱資源需求調查,確定采油污水余熱、深層地熱利用和淺層地熱利用三大應用方向,并初步篩選出一批項目。

      聚園鍋爐房地熱代油項目就是淺層地熱利用項目,采用地源熱泵工藝替代燃油鍋爐供暖。這是一種利用地表土壤熱能實現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系統。

      在該項目中,供暖面積3.77萬平方米,共新建能源井656口,井深120米。這個深度的土壤層溫度常年保持在15攝氏度左右,通過一組組埋在地下的U型管換熱器,可在冬季把地層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采暖,在夏季可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能中去。

      該項目使用成熟的地熱工藝替代燃油鍋爐,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據測算,單位供暖成本僅為改造前的40%,預計年節能效益418萬元,年節能量1234噸標煤,年減排SO25.54噸、CO23122噸、NOX12.79噸。

      為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新優勢,勝利油田2013年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地熱及污水余熱資源開發利用推進工作領導小組,2013年11月又專門成立了地熱余熱資源開發項目部。項目部成立以來,建設完成了華瑞鍋爐房深井地熱代油供暖、海洋采油廠地熱資源利用、景苑西區污水余熱供暖等8個地熱余熱項目,累計實現新增和替代供暖(制冷)面積67.82×104m2,年節約標煤1.41×104t,年減排CO23.56×104t。

      2015年以來,地熱余熱資源開發項目部正按照油田“兩會”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快油田地熱余熱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工作節奏,認真踐行“綠色低碳”戰略,在油田轉型發展中積極增添提質增效新動力。

    治理管道隱患:讓百姓腳下更安全

      2015年5月15日,來自東營原油庫的勝利原油又一次歷經47個小時跋涉,到達勝利油田臨淄原油庫。這意味著中國石化第一條智能化管道——新東辛輸油管道項目目前運行穩定。

      作為中國石化的重點工程項目,新東辛輸油管道項目建設歷時18個多月,投產后輸量成倍增加,年輸油能力將由目前的300萬噸提升至800萬噸以上。

      有關人士表示,東辛輸油管道的“新老交替”對于中國石化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徹底消除了老管道的安全環保隱患風險,而且滿足了齊魯石化新投入裝置生產的需求,更有利于勝利油田生產經營的安全平穩運行。

      無獨有偶,2014年5月,勝利油田協調東營市政府,以涉及管道占壓、形成安全隱患為由,對東營市民政局新建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規劃重新修改,將其可能對現河采油廠王588-1井單井管線形成占壓之處從設計圖紙上剔除,徹底避免了一起新的管道占壓事件。

      近年來,雖然勝利油田積極采取管道檢測、維修更換、巡線維護、技防監控等措施,但各類管網仍存在局部老化腐蝕嚴重、打孔盜油(氣)等人為破壞,穿跨越點多、與市政管網有交叉以及非法占壓和安全距離不足等問題。有的管線被房屋、工廠占壓,有的處在人群密集地帶,有的被池塘、魚蝦池等水域覆蓋,僅直接占壓隱患就有2874處,其中管徑100毫米以上的管線被占壓就達上千處。

      面對嚴峻形勢,勝利油田堅持“生產運行服從于安全環保”理念,分7個專題全面梳理各類管道管理現狀,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治理;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原則,成立11個專業檢查組,重點檢查油氣管網等高風險領域、安全生產關鍵裝置、要害部位和薄弱環節。

      2014年以來,油田與東營等6個地市和濟南軍區綜合訓練基地聯手,成立了油氣管道安全綜合整治會戰指揮部,組織開展管道隱患摸排和數據對接,共排查各類管道隱患6650處。相繼開展了油區治理和管道保護“百日攻堅”等7次專項行動,油地聯合督查、現場辦公90余次;初步建立了政府督導、油地聯動、強力推進的管道隱患聯合整治機制。截至2015年6月15日,已累計治理各類管道隱患3184處,完成總任務量的47.88%,超計劃進度7.59%。

    來源:大眾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