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國家工商總局印發《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指引》(下稱《指引》),以規范引導直銷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直銷企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隨著《指引》的逐步落實,社會責任建設正在成為直銷企業的自覺行動。”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4中國直銷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簡稱《責任報告》)對此如是評價。
六大領域積極履責
國家工商總局印發的《指引》從法律社會責任、經濟社會責任、道德社會責任、直銷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等方面對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了約束。《責任報告》則從確保企業合規經營、追求卓越產品品質、打造優秀銷售隊伍、助力實現員工價值、投身社區公益建設及堅持綠色健康發展等六方面,全方位展現了過去一年直銷行業的社會責任實踐和其所創造的共享價值。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懲治違規行為已成為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的重點。對于直銷企業來說,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并且嚴格按相關規定進行經營活動,不僅是《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所明確提出的責任,也是直銷企業理應恪守的準則。因此,合規管理成為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
例如,在加強經銷商的管理方面,嘉康利制定了《嘉康利經銷商規范經營15條戒律》和相應的9級懲戒制度。歐瑞蓮則認為直銷經營的規范管理,關鍵在于人的管理。在公司的日常運營中,歐瑞蓮嚴把銷售人員的三關,即準入關、培訓關和行為關,以保證企業整體經營行為的規范和企業的健康發展。除了頒布合規條例和建立企業合規體系,另一條被直銷企業所普遍采納的途徑是開展守法合規培訓,如安利定期舉行誠信采購、反賄賂行為的操守教育培訓。三生中國從2009年起,每年定期在全國各分公司組織開展“自律贏尊重,規范促和諧”系列活動。
在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各直銷企業也是積極行動。安利工廠建立了覆蓋產品形成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TQM),既重視產品過程管理,也重視事后把關質檢,保證每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努力將質量管理意識落實到生產每個環節,持續提升產品品質。金士力佳友每一款產品的原材料均來源于集團投產的種植基地和研究院精選的優質供應商,原材料的種植始終堅持貼近自然的天然、有機、科學、可持續的耕種方式。玫琳凱則將對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嚴格要求貫穿在需求調研、配方研發、產品測試等各個環節,并獨創了“0—2—2—2”售后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貼心的咨詢和服務。寶健在國內首家推出“長期消費家庭優惠計劃”,同時推出“顧客滿意保障”,承諾新客戶在首次購貨時,對已開封產品在規定時間內享受無因退貨服務。此外,各直銷企業在開展業務時,都能越來越規范地保護消費者個人隱私權。
履責與品牌共成長
在全方位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各直銷企業還加強了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首先,直銷企業紛紛提高了倫理化經營的認識,有的企業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到發展戰略、治理結構、企業文化和業務流程中,有的企業在組織層面建立相應的社會責任管理決策與執行機構,并依托戰略、組織和流程確保責任管理理念的推廣,從而建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長效機制。
其次,一些直銷企業開始結合自身情況積極構建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新時代建立起包含社會責任管理和社會責任實踐的社會責任管理系統,將社會責任指標分解為日常工作指標,并納入公司考核指標體系中,使企業社會責任日常管理機制更加深入。在社會責任管理指標方面,新時代構建了責任戰略、責任治理、責任融合、責任績效、責任溝通、責任能力六個指標,進一步完善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再次,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設立了專職的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由社會責任委員會制定企業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指導開展公益項目以及組織開展社會責任報告的信息收集和撰寫。無限極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社會責任領導小組,2014年,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全球戰略調整,社會責任領導小組升級為社會責任策略委員會,加大在頂層與策略方面的規劃、指導、評估與落實工作的力度。
《責任報告》認為,直銷企業在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進程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提升品牌影響力,這已經成為重要趨勢。
據了解,目前許多直銷企業都建立了自身的公益項目品牌,如在兒童健康領域,天獅的“母嬰平安120”項目、葆嬰的“兒童希望葆嬰天使救助計劃”、康寶萊的“天使聽見愛”項目、如新的“受饑兒滋養計劃”、中脈的“朝陽計劃—青少年安全守護行動”、安利的“春苗營養計劃”等;在環保領域,玫琳凱的“Love·自然·Kiss”環保計劃、三生的“低碳·健康家生活”等;在教育領域,完美的“百所希望學校”,新時代的“國珍希望小學”、玫琳凱的“春蕾項目”、無限極的“思利及人助學圓夢”項目、寶健的“寶健自主基金”支持希望小學項目;在健康領域,雅芳的“遠離乳癌,健康一生”項目、嘉康利的“全民健身萬里行”等。
信息披露愈發重要
《責任報告》指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社會責任也將迎來“新常態”,直銷企業應更加注重平衡發展,尤其是自身發展與社會利益和環境的平衡。“毋庸置疑的是,守法合規、反腐倡廉將繼續成為直銷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議題,不論是內資直銷企業還是外資直銷企業,嚴守合規底線都將是2015年甚至更長遠未來的工作重點。同時,環境責任將必然成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對于未來的努力方向,《責任報告》如是表述。
對此,一些直銷企業通過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來介紹企業在這些方面的實踐。不過,北京大學中國直銷研究中心研究發現,雖然直銷企業中已有19家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38%的發布比例較其他行業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報告未能反映當地利益相關方關注的問題,因而這些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無法促進企業和地方利益相關方的溝通,更不容易得到利益相關方的認可。第二,缺乏關鍵定量指標,產品信息披露不充分。《責任報告》建議,在編寫社會責任報告的時候,直銷企業應該考慮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與關注點,并在報告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回應。同時,盡量將披露信息指標化,信息披露要完整,可讀可比,有一定的時效性。《責任報告》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缺少對定量信息的披露、定量信息披露隨意性強、披露標準不規范的問題較為普遍,這一現狀亟需改變。對于直銷行業來說,要根據《指引》將社會責任融入到發展戰略、治理結構、企業文化和業務流程中,制定行業性的社會責任標準,建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長效機制。(本報記者 聶國春)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