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主要闡述公司2014年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轉型跨越、改革創新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與取得的成果,總結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的執著追求與成績效果。
山西焦煤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煉焦煤生產企業和煉焦煤市場供應商,以煤炭、焦化、發電、物流貿易、裝備制造為主業,兼營材料、民爆、建筑、煤層氣、節能環保、投資金融、文化旅游、房地產等配套輔助產業。
經濟指標穩定增長,企業規模快速躍升
2014年,山西焦煤銷售收入2577億元,同比增幅9.17%;利潤總額7.94億元,同比減幅41.14%;上繳稅費120億元,同比減幅17%;資產總額2451億元,同比增幅7.26%。企業規模穩居山西省第一位,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第290位、中國企業500強第49位、中國煤炭企業第2位。
煤炭產業轉型升級,主業支撐堅強有力
截止2014年末,山西焦煤共有礦井104座,生產能力1.6億噸/年,井田面積2051.8平方公里,保有資源儲量187.8億噸。2014年集團原煤產量10700萬噸,同比增幅3.7%;精煤穿梁4904萬噸,同比增幅6.6%;煤炭總銷量14628萬噸,同比增幅7.2%。
煤炭主業不斷優化布局、完善系統、升級設備,十大系統運行正常,系統能力配套進一步完善,提高核心裝備投入和高端技術推廣應用力度,重點推廣了大采高配套設備、重型掘進機和綜采工作面超前液壓支架的使用,采掘核心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大洗選配套力度,28座選煤廠,入洗能力1.1億噸/年。
非煤產業多元發展,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17座控股生產電廠,總裝機容量3511MW。2014年集團發電量161.8億度,同比減幅6.8%;電力產業銷售收入52.73億元,同比降幅7.47%。
5座焦化廠,焦炭產能1180萬噸/年,鹽化、日化產能256萬噸/年。2014年集團焦炭產量1061萬噸,同比增幅8.6%;化工產品產量344萬噸,同比增幅17.5%;焦化產業銷售收入167.6億元,同比降幅10.52%。
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26.42億元,同比降幅0.54%;建筑建材產業銷售收入54.85億元,同比降幅14.7%;生產生活服務和貿易產業銷售收入1751.6億元,同比增長22.15%,一煤獨大的局面逐步扭轉,產業結構更加科學,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重點項目快速推進,深化合作成效顯著
以“填平補齊”六大循環經濟園區為重點,19項重點工程和31項重大項目取得實質進展。斜溝礦及選煤廠項目取得初設批復,龐龐塔礦井項目進行了內部預驗收,配套選煤廠投入運營;沙曲礦及選煤廠改擴建項目主要生產系統完工,進入收尾階段;60萬噸烯烴項目現場“四通一平”全部完成,具備了EPC進場條件;古交電廠三期、洪洞電廠獲得山西省低熱值發電“路條”。
緊緊圍繞五大領域開放合作做文章,與河北建投能源集團就合作建設武鄉、興縣共920萬千瓦“晉電送冀”項目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山西維達公司就替代進口減速器達成合作意向;介休路鑫電廠、大唐安陽電廠等合作積極推進;入股昔陽和澤州浦發村鎮銀行進展順利,成功試水金融產業投資;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開發,肉羊全產業鏈項目、產業扶貧開發興縣綜合示范工程順利落地。
報告中提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2015年,山西焦煤將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做大做強焦煤主業,2018年煤炭產能達到2億噸,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焦化產品總量達到2000萬噸;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提高效率效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社會化大區域大循環、園區內中循環、項目自循環,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開放合作五大領域,在集團金融、貿易、物流、信息化等平臺上加大開放合作力度,主要在“焦化聯營”、“煤電一體”、“煤機聯合”、“物流貿易”、“新興產業”五大領域做文章。將先行快速推進古交、興縣、臨縣、古縣四個“煤電材”和洪洞“煤焦化”、運城“無機鹽”六大循環經濟園區建設。(麻潞)
來源: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