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80后、90后員工成為職場新晉生力軍,關于對他們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的探討就從來沒有停息過。而“新新代”職員對“好工作”的定義,也不僅局限于單純的薪酬、福利、工作時長等硬指標,如何通過工作成長,提升個體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在工作中體現個人價值……這些80后、90后員工更為關注的話題,給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課題。
“一個大型民營企業的年輕員工,會熱衷于黨團工會活動嗎?”“海航旅游該如何做好黨建工作?”“什么樣的互動模式,能讓員工在企業找到歸屬感?”這些話題,常常令海航旅游集團的公司高層及黨團工會領導陷入思考。
“陽光員工”的“陽光企業”和“陽光黨委”
“我們的工作目標是讓員工感受到來自身邊的關愛,壓力有人分擔,困難大家一起解決,和同事之間不是冷冰冰的工作關系。”海航旅游集團黨委副書記盧增榮說,“近年來,海航旅游大力建設陽光黨委,全力開展員工活動。作為民營企業的黨團組織,就是需要讓一線員工感受到海航大家庭的和諧與溫暖。”
2014年,海航旅游新成立酒店集團、新華旅行兩家黨支部,調整健全旅游總部、首都航空、金鹿公務等各級黨組織4家。其中,在海航旅游總部新成立了組織部、宣傳部、辦公室等黨內機構,增設編制15個,黨委成員擴充至22人,有效健全黨組織功能。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海航旅游黨員人數突破600人,實際黨員數量達到663人。在黨團工會的指導帶領下,海航旅游共舉辦員工關愛活動80余次,文化交流活動30余次,大項體育活動兩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各類活動累計受益及參與人數近萬人次。這樣加大推進“陽光黨委”的力度,也打造出一家倡導積極、創新、活力的“陽光企業”。
要做“陽光企業”,必須關愛好員工,這就需要把員工視為海航事業的建設者、海航成就的分享者。這就要求企業尊重每一個員工的人格和利益,關心每一名員工的身心健康,重視對員工潛能的開發和培養。
這種開發和培養體現在很多方面,近年來,海航旅游為員工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話劇社、騎行社、合唱團各類活動層出不窮。2013年,海航旅游悅心話劇社原創話劇《海天間的遠航》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吸引了大批企業之外的公眾和媒體,很多到場人員都對這樣一個業余團隊在舞臺上表現出的專業水準表示驚訝。
關愛員工同樣體現在工作中,海航旅游建立EAP(員工心理援助工程)項目,專門應對員工心理亞健康風險。據EAP項目主創負責人尚斌介紹,成立EAP的目標有三個,一個是應急處理,一個是員工心理健康,一個是履行社會責任。EAP項目中的所有咨詢師全部是公司員工,通過學習、考試、取得資格證書后兼職擔任,“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輔導,消除面對專職咨詢師的陌生感和防備心,EAP主要負責為員工及家屬提供心理診斷、心理健康評估、心理輔導、團體培訓等。”
航班延誤、惡劣天氣、旅客量增長……近年來,隨著中國民航的飛速發展,一線員工的壓力與日俱增。如何經受住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時刻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擁有一批具備心理援助技能的員工,極大提升了我們在特情面前的處置能力。在沒有危機爆發的日常,也能夠優化員工的工作狀態,提升工作滿意度。”
海航旅游工會還開展各類一線慰問活動,為了消除員工關愛死角,海航旅游在全國劃分六大員工關愛區,下設30個成員企業員工關愛站,開展“中秋、國慶”雙節慰問、“美麗白領”婦女節慰問等各類關懷活動。有數據顯示,自2011年起至今,海航旅游黨團社群聯合舉辦各類員工關愛活動400余次,文體交流活動200余次,員工社團活動300余次,組織社會公益活動20余次,各類活動累計參與人數逾兩萬人次。
衡量“好企業”的六個社會責任維度
盧增榮介紹,海航旅游從成立開始,就沒有把賺取利潤當成是唯一目的,“公司一直希望的是,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全面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海航旅游關注社會責任,在現代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努力打造核心價值觀,承擔應有的經濟責任、員工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利益相關者責任、國際行為準則責任,等等。
“這些各個方面的責任加起來,就是社會責任的六個維度。我們一直在思考員工和企業,企業與社會,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關系?又是什么樣的模式,能讓企業源源不斷地回報社會?”
海航旅游集團于2007年3月成立于北京,是海航集團三大戰略業態之一——航空旅游的核心企業,是一個涵蓋了航空、旅游、 IT互聯網、投資金融、酒店等多重業務領域的現代大型旅游集團。旗下首都航空、金鹿公務、凱撒旅游、香港康泰旅行社、唐拉雅秀、易生支付、通匯貨幣等20余個成員品牌,服務網絡遍布全球。海航旅游從成立開始,就奉信海航“慈愛”與“誠”的核心價值觀,認為一個企業只要讓社會感受到了其存在的價值,那么利潤和回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這樣的核心價值觀之下,海航旅游集團秉持大局觀念,從實際出發支持國家戰略,響應“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動“絲綢之路主題”高品質旅游產品。“文明就是一個國家文化底蘊和國民素質的體現,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提升這個‘軟實力’不僅需要官方的正面宣傳引導,更需要每一位國人身體力行。出境游客的文明表現就成為展現國家形象的名片。”海航旅游董事長張嶺曾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每個出境游公民都是代表國家形象的名片。而海航旅游積極推進文明旅游宣講,維護國家形象,正是積極承擔一家旅游企業之于行業乃至國家的社會責任所在。
海航旅游致力于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于健康的旅游產品,同時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旅游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制度保障、人員培訓、環保措施等,努力實現綠色低碳旅游,致力于對環境零污染。
海航旅游全力為員工搭建起實現人生價值、提高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化境界的廣闊舞臺,把員工和海航的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促使員工與海航共同成長。
海航旅游成立黨團工會組織,加強對員工疾病、工傷及意外事故的監控,進一步完善員工權益保護。公司將安全教育列入員工培訓大綱,定期組織各類安全教育活動。海航旅游根據崗位性質對一線員工提供勞動保護,對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人員不定期進行環境危險性評估,設立特殊崗位津貼。
海航旅游集團各成員企業均建立工會組織并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將公司制度、政策、重要通知等信息在內部協作辦公平臺上予以公布,特別是涉及員工切實利益的問題,如工資晉級、住房分購等,切實保障員工的知情權。通過舉報箱、舉報電話、訪談等途徑保障員工監督建議權。
海航旅游集團建立員工職業生涯管理制度,為員工提供跨產業、跨專業、跨級別的職業發展通道。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員工,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發展計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說,推動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而海航旅游的努力,正是在這樣必然要求下的探索與嘗試。
實業報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企業存在的唯一任務是承擔時代與社會賦予的使命,創造社會價值。海航旅游履行社會責任有深厚的根基,這種根基以承擔時代責任為使命,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靈魂,以傳播愛與慈善的海航人為主體,進而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文明。這種新型商業文明以公共利益為優先,以倫理道德為行為坐標,以社會價值為進退依據。
承載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這既是國家富強之夢,也是中國企業崛起之夢。中國“企業夢”就是不斷追趕、不斷超越西方世界級企業,打造一批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世界級企業,為實現“中國夢”保駕護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