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詮釋責任 彰顯大行風范 共筑中國夢想——建設銀行在建設現代商業銀行中認真踐行社會責任
中國建設銀行始終與國家經濟建設同呼吸、共命運,在實現各項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上,以更高質量和效率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大眾客戶、促進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有機統一,并沿著“服務大眾、促進民生、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戰略目標,走出了一條現代金融企業健康發展之路。
服務實體經濟 踐行普惠金融
作為一家金融企業,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始終將服務國家實體經濟作為最首要的責任,從橋梁、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到扶持小微企業、三農,從貧困地區貸款到助學、助業貸款,建設銀行時時刻刻伴隨著國民經濟建設,實實在在地踐行著普惠金融,努力讓不同地區的不同人都享受一樣優質的金融服務。
建設銀行積極響應中央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號召,深入挖掘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服務需求,開展城鎮化建設貸款產品創新,努力為城鎮化建設中的土地綜合整治、安置房建設、新城區建設、舊城鎮和舊廠房改造、產業園區建設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信貸支持。截至2013年末,建設銀行支持城鎮化建設貸款項目405個,城鎮化建設貸款余額920.78億元;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服務城鎮化建設項目133個,為項目節約投資額4.75億元。
建設銀行始終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性業務,在資源配置、機構建設、考核激勵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末,小微企業授信客戶達到231961戶,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894.60億元,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網點達到10000個。截至2013年末, 建設銀行發放個人助業貸款10萬多筆,金額919億元。
建設銀行每年都在穩步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末,涉農貸款余額達16239.18億元,較年初新增3490.1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240.32億元,增速達27.38%。建設銀行已將個人支農貸款的試點范圍擴大到17家分行,共發起設立村鎮銀行27家,分布在11個省、直轄市。村鎮銀行貸款投向堅持“支農支小”,截至2013年末,涉農貸款余額91.67億元,占比91.47%。
推行綠色金融 促進民生改善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在助力生態文明方面,銀行利用自身的信貸功能,大有可為之處。
建設銀行始終推行綠色信貸,將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及重點工程、污染物治理、節能服務等作為重點支持領域,根據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強化對信貸客戶能耗排放、設置裝備、工藝技術以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準入管理,不斷壓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信貸占比;在貸款審查中對企業能耗達標、排放清潔、生產安全等進行嚴格審查,從2006年開始實行在環保信貸審批中的一票否決制,對環保中的違法、違規客戶實施信貸退出;通過主動排查、媒體監測及貸后預警跟蹤系統等方式手段,及時發現環境風險隱患;對在貸款投放后存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和處置。截至2013年末,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4883.90億元。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致力于將發展電子銀行業務和保護環境相結合,加大電子銀行渠道建設,不斷豐富電子銀行產品和服務,為客戶降低成本,為社會節約資源。截至2014年6月末,手機銀行客戶數達1.31億戶,半年來交易量達10.59 億筆,交易額3萬億元;推出新版手機銀行客戶端,提供手機銀行、悅生活、我的最愛、搖一搖、掃一掃五大頻道服務。推出短信銀行客戶端,可直接完成賬戶查詢、轉款匯款、繳費充值、信用卡等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 保護消費者權益
建設銀行重視每一位客戶體驗及訴求,不斷豐富各種與客戶保持暢通交流和互動的方式。每年通過走訪客戶、客戶滿意度調查、神秘訪客調查、95533客戶服務熱線、網站留言、網銀郵件等多種途徑全面了解客戶訴求,同時7×24小時的在線客服服務,確保對客戶訴求的及時回復。2013年,建設銀行個人客戶總體滿意度達到68.70%,比上一年度提升4.2個百分點;對公客戶總體滿意度達到92.70%。
為更好地服務大眾、保護消費者權益,建設銀行還建立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管理體系,制定了《關于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全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目標、框架和主要措施;各一級分行均確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專門機構,以保證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具體落實。2013年8月1日起,建設銀行正式開通了投訴監督電話,受理和處理客戶因對投訴處理不滿而進行的申訴,并向致電的非申訴客戶提供幫助。
熱心社會公益 大愛彰顯大行風范
在做好自身經營管理的基礎上積極回饋社會,幫助弱勢群體,是建設銀行的一貫做法。近20年來,建設銀行持續支持教育事業、關心弱勢群體、弘揚民族文化,先后在扶危濟困、抗災救災、教育、醫療、文化藝術、學術研究、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實施了70多個公益項目,累計捐款達7億元人民幣。
自1996年第一所建設銀行希望小學成立,18年來,建設銀行矢志不渝地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涉及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職業教育全領域,惠及廣大品學兼優、懷揣夢想的莘莘學子。建設銀行在陜西、青海、新疆、貴州、廣西等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貧困地區建立“建設銀行希望小學”41所,培訓教師229人次;資助貧困高中生近8萬人次,幫助近6萬名高中生考入了大學;資助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1.6萬人次。
從2011年開始,“母親健康快車”中國建設銀行資助計劃啟動,先后出資1500萬元購置101輛“母親健康快車”,捐給青海、甘肅、新疆、云南、廣西、貴州、西藏等7個省、自治區,為當地農村、牧區和城鎮貧困婦女提供健康咨詢和義診、免費健康檢查、藥品及健康資料發放、孕產婦住院分娩免費接送、基層醫務工作者培訓以及特殊病例救助等服務。
當國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建設銀行也是第一時間積極捐款捐物。2008年,累計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8億元;2010年,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606.35萬元;向甘肅舟曲泥石流及嚴重洪澇災區捐款1403.99萬元;2013年,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款1500萬元。2014年8月,在云南昭通魯甸地震發生后,迅即向災區捐款500萬元。
來源:華龍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