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圖片來源:互聯網)
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是中國政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于貧困治理的指導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論基礎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則,現實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精準扶貧思想的內容中,精準化理念是核心要義,分批分類理念是基礎工具,精神脫貧理念是戰略重點。”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表示,隆力奇從精準扶貧的工作流程設計和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形成了兩條路徑,推動實踐精準扶貧思想。
以產業為依托
牽手趙家河共同打造脫貧致富路
2016年9月,隆力奇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牽手中華慈善總會共同成立“中華慈善總會·隆力奇扶貧基金”,向趙家河村定向捐款500萬元,用于當地“精準扶貧”項目。“中華慈善總會·隆力奇扶貧基金”在趙家河村的扶貧項目主要包括核桃、中槐栽植、愛心水站建設等。“項目開展以來,趙家河村的核桃、中槐種植面積3300畝,其中,中槐兩萬株、核桃73800株。”徐之偉介紹道,與此同時,隆力奇還開展了“愛心飲水”工程,方便村民用水。接下來“中華慈善總會·隆力奇扶貧基金”將在當地扶持家庭養殖業,使23戶貧困戶徹底擺脫貧困的帽子。“隆力奇的夢想就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徐之偉表示,隆力奇在幫助貧困山區脫貧致富過程中,堅持開發式扶貧,充分開發當地資源,逐步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最終實現脫貧。
在堅持產業扶貧的過程中,來自隆力奇的團隊不僅帶來了資金,更將市場化觀念與管理的理念帶到趙家河村。借助人才優勢開展智力幫扶是隆力奇扶貧的另一項思路。向結對村群眾教授實用技術,幫助結對村群眾更新生產生活觀念,才能提高生產技能和生活質量。在趙家河村支書賀三龍的規劃里,如何長期實現產業致富是關鍵。隆力奇以產業扶貧既讓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又有謀劃長遠的思路。
據了解,趙家河現將種植核桃樹、旱槐和發展黃牛養殖作為長期脫貧產業,將套種黃芪、板藍根、花生、黃豆等中藥材和稈桿作物作為短期增收辦法,曾經祖祖輩輩謀生的貧困村,如今已經煥發出新的生機。
致富思源
落實雅安市名山區全面脫貧計劃
2016年4月,隆力奇決定在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每年捐贈200萬元,累計共1000萬元,并捐贈價值500萬元的物資,用于困難家庭生活,1880名困難學生助學,其中500萬元用于困難群眾就業,困難學生創業。
雅安名山區通過災后重建,依然有42個貧困村,1949人仍未脫貧,隆力奇通過前期充分的調研,從面、線、點全面著手,形成政府、社會、市場互為支持的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的扶貧行動。“隆力奇未來將在這個地方打造養老基地,依托援助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方式與政府一起完成5年之內脫貧目標。”徐之偉表示。
物質精神兩手抓
制定落實扶貧規劃“
在精準扶貧方面,隆力奇將以產業為依托,促進就業幫扶,大力開展智力扶貧,同時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兩手抓。”徐之偉說。
徐之偉表示,習總書記在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更加為脫貧攻堅工作指引了方向,更堅定了我們正在落實扶貧地區和項目上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