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國內汽車消費已經逐漸由產品為王過渡到品牌制勝,品牌因素在汽車消費過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如何在做強產品的同時,打造一個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成為眾多車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話題。
毋庸置疑的是,公益活動是企業品牌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幾年來,以環保、捐資助學為主題的企業公益活動越來越多,企業在賣車的同時,也更加強調自己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比如北京現代從2008年就開始啟動“中國荒漠化防治-查干諾爾”項目、長安福特推出“環保獎”、豐田也舉辦“綠色行動”等,這些企業在為社會做出實實在在貢獻的同時,也為不斷豐滿自己的品牌公益形象,盡企業公民的之責。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之前有媒體評論車企公益時說,公益事業不是圖一時新鮮的浮躁之舉,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韌不拔地完成。公益事業也不是好高騖遠、遙不可及的,而是需要企業公民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
以北京現代已經默默執行多年的內蒙古治沙項目為例。從前,查干諾爾湖南岸林木蔥蘢,湖東、北三面是阿巴嘎草原,牧草茂盛,湖畔蘆葦叢生,棲息著各種珍禽,令人心曠神怡。然而,2002年以來,由于降水量逐漸減少,查干諾爾湖的西湖已接近干枯,存在著潛在的化學塵暴危險。在這種情況下,2008年北京現代啟動了“中國荒漠化防治-查干諾爾”項目,承諾到2012年計劃投資15億韓元,完成2.25萬畝的湖區植草,減緩沙化速度,逐步減輕因該地黃沙產生的沙塵暴對環境的影響,在查干諾爾地區恢復綠地。
截至2013年,北京現代攜手現代汽車累計邀請1120多名志愿者前往查干諾爾湖,包括韓國大學生、中國大學生以及青年員工志愿者協助當地環保人士等參與荒漠化防治,為草原腹地鋪上多達7.5萬畝的堿蓬、芨芨草等固沙植被,使查干諾爾湖恢復總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草場,成為全球范圍內草地恢復面積最大的單個地區。
第一階段的項目順利完成,然而,北京現代的愛心和責任卻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今年8月1日,北京現代再次啟動“正藍旗鹽堿干湖盆治理寶紹岱諾爾”生態治理項目,這也是查干諾爾地區治沙成功后的下一個新征程。在未來的5年里,將逐漸加大種植面積,穩定生態系統。在北京現代的感召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京津冀多所大學的160多名志愿者集結于2014的內蒙治沙現場。
業內人士認為,已經走過6個年頭的治沙活動,可以說是國內汽車企業公益活動的樣本。公益活動不難,難在堅持。可持續性是公益項目取得長足和深遠發展的根本。公益項目絕不是作秀,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實處,真正為需要的人帶來最有效、最長遠的幫助。
然而,這個項目所帶來的影響還不僅是公益性,更多的是在推進環保事業的同時,在青年群體中產生的影響、傳播的正能量。
此前參加過治沙活動的媒體朋友都會注意到,每一批前來參加治沙志愿行動的大學生志愿者們除了立志奉獻一己之力、誓做現代治沙人外,還堅持不懈地在青年群體中推廣,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治沙和環保事業中來。正如一位大學生所說的:“治理沙塵源,有你,有我,共同為恢復生機的生態系統而努力。”而另一個大學生則設計了很多直觀有愛的標語,讓大家在治沙的過程中,不要產生新的污染。“在草原,我們是訪客,要保護當地生態,垃圾也一定要分類的。”
在北京現代內部的志愿者隊伍中,青年團員也一直是主力。在他們的帶領下,北京現代“公益治沙”活動彰顯著年輕企業的活力和青年們的凝聚力。近年的內蒙治沙志愿者行動過程中,青年團員志愿者結合以往治沙經驗,還不斷注入青年精神元素,在行程中設計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
當然,從功利些的角度說,北京現代的青年志愿者行動在防沙治沙的同時,一定培養了一大批富有愛心的年輕消費群體。這些人,不僅僅能夠將環保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同時他們也是如今逐漸年輕化的北京現代品牌潛在的消費群體。在他們大學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曾經共同的信念會使他們對現代品牌有著天然的好感和信賴。
通過治沙活動引導青年人的公益理念,讓北京現代的企業文化和公益之舉深入人心,這種正能量的傳遞,終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公益,既有環保的收獲,亦有精神層面的滌蕩,不得不說,北京現代是個有心人。
公益事業不是商業競爭,而是一種境界。在通往公益事業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懷著一顆如初的公益之心,用實際行動踐公益之行才會有收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