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好“企業公民”


    作者:劉紫凌 梁建強    時間:2014-07-31





    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中國社科院企業責任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以及業界代表組成的“分享責任中國行”活動調研團近日抵達湖北宜昌,調研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并對三峽集團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給予了高度肯定。

      長期以來,三峽集團不僅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切實履責,也注重扮演好“企業公民”的角色,堅持“責任興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回饋社會。

      在三峽工程運行管理過程中,三峽集團始終將防洪作為首要任務,嚴格執行調度指令,必要時,犧牲發電效益,保障防洪安全,體現出中央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三峽工程運行十年間,累計攔蓄洪水872億立方米,防洪減災效益巨大。累計發電超過7000億千瓦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持。三峽船閘連續安全高效運行十一年,通過貨物總量約7億噸,航運及其相關產業吸納了庫區200萬剩余勞動力。蓄水以來,三峽工程還累計為下游航運補水約932億立方米,有效保證了下游生產生活用水及航運補水需要。

      在水電開發過程中,三峽集團還始終將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放在優先考量的地位,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中華鱘和三峽庫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已成為兩張獨具特色的“環保名片”。

      中華鱘研究所所長陳磊介紹,該所已累計增殖放流中華鱘500余萬尾,放流長江中上游珍稀魚類60萬尾,有效補充了這些魚類的種群數量。

      為保護長江經濟魚類,促進漁業及地方經濟發展,三峽集團連續多年每年投資100萬元進行增殖放流,并利用生態調度手段形成人造洪峰,以此刺激長江中下游“四大家魚”產卵繁殖。

      為保護庫區珍稀瀕危植物,三峽集團還在三峽庫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對淹沒線以下的270多種特有植物進行“搬遷”保護,并建設了特有及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

      與此同時,三峽集團還將企地共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援建、捐贈等多種措施,支持庫區移民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公共設施建設;資助地方政府傳承和保護當地文化;通過開展貧困助學和改善學校軟硬件建設等形式,助力庫區教育事業發展。2013年,三峽集團投入1.24億元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并榮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企業”稱號。

      隨著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三峽集團還注重當好全球企業公民,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整合內外資源,負責任地開展國際化運營,項目建設緊密對接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

      “三峽集團精準地抓住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理念。”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一處處長陳鋒說。(記者劉紫凌 梁建強)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