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服業構建綠色供應鏈 履行社會責任


    時間:2014-06-19





      紡織服裝行業正經歷著改革開放30年來從來沒有過的壓力。產業提升,更嚴峻一點叫做洗牌,這種形勢要持續多久,沒有答案。

      盡管行業在收入、利潤、投資、出口、零售等方面還有所增長,但在內外市場需求不振,棉花政策不利等多重難題面前,調整加劇、責任倒逼、謀變避險成為當前行業前行的主題詞。

      未來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機遇和核心競爭力,將主要取決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能力,如何以創新行動履行對員工、客戶、環境和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將從根本上決定企業的生產效率、市場準入、品牌內涵和商業績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這一觀點越來越多地被行業所認同。

      中國紡織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綠色供應鏈協同與創新的核心就是踐行一種社會責任,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6月12-13日在江蘇盛澤舉辦的第七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TASCC 2014,近千人的規模,以及10場主題演講、1段嘉賓對話、近10場平行活動的場場爆滿,來自全球各地的國際嘉賓不遠萬里來到會場,等等盛況,反映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到這個特殊的階段,在內在需求力量的推動下,對綠色供應鏈,尤其是綠色供應鏈的協同與創新的強烈關注。產業正在走向與供應鏈主動融合的階段,與此同時,企業在如何實現綠色供應鏈方面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關于如何主動融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博士,以產業集群為例,給出了頗具實踐意義的路徑建議——集群經濟的轉型升級是產業集群與供應鏈融合的有效路徑,集群“點”、“線”、“面”的發展一定要建立在與供應鏈融合的基礎上,堅持創新協同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應改變集群以往對專業市場的依賴,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多元化、延伸產業鏈、組建聯盟等多種方式,把企業直接融合到產業鏈中去,達到產銷的直接聯系,最終實現產業鏈協同創新和價值鏈的傳遞。

      在與供應鏈主動融合和綠色融合方面,盛澤進行了充分而有效的實戰,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以當前人工成本上升這一突出問題為例,盛澤主動創新進行技術改造,降低單位產能的用工數量,從最早一名員工看四臺織機,到現在一個人可以看到60臺織機,用工成本大幅節省。

      在產業鏈方面,面對產業結構問題,盛澤鎮政府支持企業延伸產業鏈,區域內重點骨干企業向上延伸發展PX、PTA產業,鼓勵企業向下游延伸,把坯布變成成品,甚至是延伸到服裝企業,大大提高了企業對產業鏈的控制和把握能力。以江蘇華佳控股集團為例,其堅持真絲綢不動搖,通過注重兩頭——原料和服裝,在真絲綢產業整體走下坡路、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成為一家全產業鏈絲綢企業,抵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集團利用本土絲綢優勢,創建絲博園項目,將絲綢工業文化旅游、休閑娛樂購物和生態科研創意商貿相結合,成為國內唯一的高檔絲綢制品及其延伸產品的聚集地。

      位于盛澤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也不斷轉型升級。據吳江區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李建炯介紹,市場在理順政區關系、優化體制方面,做了很多大膽和積極地工作,“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組織架構也賦予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更多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質。在綠色環保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通過政策激勵和加強檢測,積極促使企業成為體現環保屬性的“白名單”的成員,環保力度也從定性走向定量。目前,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正在進行整體規劃和業態提升,第一期17萬平方米的綜合體即將落成。

      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協同創新,使得以盛澤為代表的中國產業集群變得更加智慧。勤勞、智慧、美麗,不僅僅是當前盛澤的寫照,也是代表產業集群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2015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交接儀式

      關于企業如何建設綠色供應鏈,中國紡織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在TASCC 2014的主題報告——《履行社會責任構建綠色供應鏈》中明確指出,應當從勞動關系和諧、環境友好、公平競爭和消費安全等角度,實現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責任”的模式轉變,即從關注利益相關方到影響利益相關方,從責任被動驅動到主動驅動責任,從“利己”到“利他”。

      關于這一點,“中國流行面料聯合吊牌”起到了極好的引領作用。

      中國品牌的崛起需要構建一個健康、良好的品牌生態環境,在此背景下,2010年“中國流行面料聯合吊牌”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聯手亨斯邁公司發起和實施。“聯合吊牌”深入整個紡織服裝供應鏈,最終流通于商場,成為消費者可以方便識別和感知的權威標志。“聯合吊牌”的推廣將引導生產商、服裝品牌商、消費者對環保性,功能性以及時尚性的最新詮釋和理解。據悉,已經有很多服裝品牌,如李寧、班尼路、貴人鳥、迪迪貝、瑪雅等在應用聯合吊牌,其中2013年班尼路申請使用防紫外線吊牌就60萬張。

      亨斯邁紡織染化事業部總裁胡銘先生表示,亨斯邁50%以上的產品都關注于環境友好,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依托大量的專家,與品牌和工廠合作,結成戰略性的合作伙伴關系,達成共贏的局面。據悉,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和亨斯邁公司,雙方已經達成2014-2017年三年合作計劃,圍繞亨斯邁研發新型染化料在紡織品中的應用,經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檢測合格,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頒發聯合吊牌,主要產品品類是防紫外線、防水防油、吸濕快干、抗皺、抗菌等。

    來源: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