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并不是個新話題。在多方提倡引導之下,企業對于社會責任承擔的意識從無到有,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整體情況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但也必須看到,企業對于社會責任承擔的內涵理解、在企業內部的相關機制設置、就相關信息的公開披露等方面仍存在不全面、不規范、不系統的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并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企業作為社會一員應盡的義務,是評判企業公民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對外經貿大學教授、FDI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絕不僅僅是捐錢、捐物做慈善。在捐錢、捐物之外,社會責任要求企業生產合格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社會責任最基本的要求;要求企業確保員工和客戶的利益;要求環保,幫助投資地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社會責任承擔不會單純地增加企業的負擔,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會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聯絡處主任孫立會表示,履行社會責任并不僅僅意味著義務或單方面付出,而是一種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兼顧的雙向、共贏行為,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部分,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也有助于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
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能夠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社會責任建設到位的企業也會由此增強競爭力。企業要處理好追求自身業績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關系,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全球礦業發展正處于振蕩下行調整階段,礦產品供需失衡,礦業產業剛性成本不斷增加,礦業投資回報率持續下滑。在低迷的國際礦業形勢下,跨境礦業投資進入了風險和矛盾爆發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凸顯。
社會責任的履行可以幫助企業維護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防范商業和非商業風險,實現企業與社會、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看,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是有效化解與當地利益相關方的摩擦與沖突的有效途徑之一。
隨著“走出去”步伐加快,中企社會責任狀況也愈發受到各方的關注,極有可能誘發一些潛在的矛盾和危機。中國企業要想在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就必須規范境外經營行為,主動提升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打造企業品牌,還有助于提升中企礦業投資的整體形象和市場影響力,促進我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實施。
來源: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