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益收割隊在駐馬店市開展服務。
前幾日,奇瑞重工在開封新區的生產基地舉行了隆重的2014“三夏”服務暨“谷王”公益收割隊出征儀式。看著公益收割隊一輛輛嶄新的“谷王”小麥收獲機緩緩駛出廠區,奔赴全國各地的“三夏”作業區,讓人振奮,更讓人動情。
做公益,總是讓人感動,對于企業做公益而言尤是如此。因為大家知道,企業發展謀求的是效益最大化,而公益付出的回報并不能在企業效益中得以體現。于是,有些企業認為,現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吃飯都成問題,還有人干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真是腦子秀逗了。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奇瑞重工卻不這樣認為。從奇瑞重工“為社會創造和諧”的愿景中不難看出,做公益、幫助弱勢群體,是其踐行社會責任、勇于擔當奉獻的最好途徑,被其看做是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應盡的義務,是一種使命。
正是肩負著幫助弱勢群體、創造和諧社會的承諾與重任,2012年“三夏”開鐮前夕,奇瑞重工成立了國內首支公益收割隊,走上了公益收割之旅。隨后兩年,奇瑞重工公益收割隊的足跡遍布河南、安徽、河北、江蘇、山東、天津、陜西、山西等省,幫助500多戶困難家庭免費搶收夏糧,為減輕困難家庭經濟負擔,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奪取夏糧豐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其行為被業界譽為“真正為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的愛心行動”,好評如潮。
企業做公益,并非想象中那般容易。也許,還要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這一點,奇瑞重工深有體會。“從人員的技能、技巧培訓到設備的配備、及時供應,再到后續保障措施的跟進,這需要一整套的服務體系做保障,企業不僅要投入巨資,還要有更多精神層面的付出,僅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奇瑞重工副總經理邵清波感慨。
邵清波告訴記者,為了將公益收割這件好事辦好,奇瑞重工每年都提前謀劃,做好充分準備。今年,奇瑞重工更是在去年在業界首創集遠程遙控、精準定位、信息匯集和發布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機直通車的基礎上,對技術、管理與服務進行全面升級。
“今年我們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環境進行農機服務創新,形成了基于大數據、云平臺、智能終端條件下,信息指揮系統、服務直通車、移動服務站、終端支持系統‘四位一體’的高效互動服務體系。”邵清波如是說。
據了解,今年奇瑞重工投入1600多萬元,從硬件、軟件和功能拓展等方面對信息中心進行了全面升級,建設云管理、微管理、終端管理三大服務平臺,集成了業界最新的信息網絡、CTI、數據庫、VOIP、商業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在保證系統操作安全性和業務開展靈活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網絡資源,將自動語音查詢、人工服務、信息資料處理、視頻通信、在線互動等緊密結合起來,以故障遠程即時診斷、信息遠程高效傳輸、機收精準定位作業,實現了信息中心與作業終端的“零距離”溝通,為“三夏”機收提供了更有效、更直接、更快捷、更方便的全天候服務。
人們常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應該擔當社會責任。那么,企業又該怎樣踐行社會責任?有人說,做一次義務勞動,捐一次善款,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當然,這樣認為并不錯,但奇瑞重工用自身實踐告訴我們,踐行社會責任需要全身心投入,用心去做。
數據最有說服力。自2012年開展公益收割以來,奇瑞重工已投入近4000萬元進行針對性技術升級,完成5.5萬次資源調配,37萬次信息受理,滿足12萬次服務需求……
顯然,奇瑞重工已成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一面旗幟,而未來,奇瑞重工還將把公益收割進行到底。這正如邵清波所言:“幫助弱勢群體,讓更多農民享受農業現代化帶來的便利,是我們矢志不移的責任與擔當。”(趙海龍)
來源:開封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