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企業家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的核心目標是追求利潤,但現代企業發展的經驗證明,企業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實現基業常青、永續經營,企業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進步。
在這方面,企業家應增強三方面的認識:要站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高度,認識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就我國當前工業化現代化程度、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面臨的全球化挑戰而言,企業和企業家在妥善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各種復雜利益關系,減少文明沖突,真正實現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主體,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并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創新既要重視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更要重視理念創新和管理創新。
目前,我國企業總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大多停留在產品技術創新階段。與之相比,發達國家的企業更加重視理念創新、產業創新與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相融合,從而占領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這值得我們借鑒。要明確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家的首要責任。我國已經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共同富裕與社會和諧發展已逐漸融為一體。企業和企業家應該像對待經濟責任一樣,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來說,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就是要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以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式管理各種資源,統籌兼顧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新產品、新服務。要始終堅持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賺的錢不賺,不把企業的利益建立在漠視法律、破壞環境、犧牲子孫萬代利益的基礎之上。要更好地規劃現在與未來,努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工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