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軟科學研究課題項目,《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第三次實踐基本完成。經過對評價體系入選企業的各項行為指標進行評估和打分,同時根據各類媒體調查收到的“大眾投票”結果進行加權評分,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委員會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最終依據匯總統計的總分確定出進入2013年“中國責任地產TOP100”的企業。
據課題組副組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紹,今年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總體上有較大提高,參與調查的500家企業得分均值為39.9分,較去年增長了28%。同時匯總數據顯示,企業得分更接近正態分布,說明了今年調整后的指標體系和權重分配更加科學合理,評價工作也更加客觀。
與此同時,課題組還根據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單項一級指標評分等,評選出年度社區建設特別貢獻企業和區域發展特別貢獻企業等。
上市企業總評占優
記者了解到,在本次課題研究中,課題組將房地產企業整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上市公司(包括在內地A股、B股上市和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上市);一類是非上市公司。整體看來,入圍TOP100的房地產企業中,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較好。TOP100企業中,上市公司占75家,排名前10的企業中則有8家為上市公司,而非上市企業則集中排在50名以后。
究其原因,課題組成員告訴記者,上市公司的信息化建設較為完善,在公開發布的年報或社會責任報告中對相關信息的披露較為詳盡,而且相當部分企業發布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報告;然而對于非上市企業,由于目前我國尚未出臺有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的標準、規則或規定,企業在信息披露方面顯然做得還不夠,這也直接導致了TOP100的企業中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排名差距較大。
關于信息披露的情況,由課題組匯總的數據可以看出,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信息的披露,包括發布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期刊發布和及時更新企業官網內容并開設獨立的社會責任板塊等。還有部分房地產企業參照《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對自身的CSR報告進行了完善和補充。
作為企業形象展示的重要平臺,TOP100企業全部建立了官方網站,較上屆有所增長,已不存在未建立企業網站的情況。其中89家企業網站更新及時,其余11家企業雖有企業官網,但管理較差且內容單一,需要改進。
同時在企業內刊方面,有69家企業定期發布企業刊物,進行員工內部培訓、履行企業責任、傳播企業文化等。以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刊物《北科建地產》主要以黨建工作、科技地產、改革創新、經營之道、品牌文化等版面為主,圍繞科技地產的政策解讀、實踐探索、經驗總結、開發運營等方面進行深度報道,為各級政府和兄弟同行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新增指標表現不理想
終評結果顯示,在具體評價指標方面,各項指標表現參差不齊。包括在職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比例、員工激勵機制、女工權益保護和困難職工幫扶情況在內的員工保障類指標表現較好,均有完備的體系和制度保障,并較上屆有很大進步。
不難看出,大部分企業對于內部責任的重視程度逐年增強,但在以社會貢獻為主的企業外部責任方面,企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還亟待加強。
據課題組負責人介紹,為了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引導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今年的社會責任評價指標新加入了“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面積”和“是否采用住宅產業化方式建造”等指標。但課題組經公開渠道搜集到的數據顯示,企業在上述相關指標的表現情況并不理想。不過,并不排除有部分企業未通過有效渠道公布相關數據。
其中,TOP100企業中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或者未公布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總竣工面積。綠色建筑總竣工面積大于1000萬平方米的有兩家企業,分別是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和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顯然,綠色建筑在中國尚處于發展階段,并且需要更進一步的鼓勵、扶持和推動,房企的主動意識和參與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根據已披露情況,約三成企業參與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對比上一屆稍有進步,但仍表現一般。“很多企業覺得保障房規模很大,但利潤很低,因此積極性不高。但是36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有好的企業積極參與,并為老百姓提供好的產品,這是我們引導的方向。”文林峰如是說。
據了解,課題研究成果和相關評價內容將于本月21日在深圳舉辦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公民年會上發布。
來源:中國建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