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這樣打比方,企業的財務報告就像是給學生的學業考卷,考的是學生的學業水平;社會責任報告就像是給學生的道德考卷,考的是學生的德育水平;二者結合,才能體現一家企業的真正實力。作為企業與各利益相關方全面溝通的重要載體,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對自身責任理念與責任績效的系統信息披露,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已經成為企業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與內在要求。
近年來,社會責任報告越來越受到中國各個行業企業的廣泛重視。日前,商道縱橫聯合環保部宣教中心和香港樂施會發布《價值發現之旅(2012-2013)——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以下簡稱《報告》)。該研究報告除了對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數量與質量進行整體分析以外,還選取了16 個重點行業進行深度研究。這是商道縱橫連續第6 年發布其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的成果。
從數據上來看,2012 年到2013 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量大幅增加。2012 年,國內共發布1705 份社會責任報告,其中,企業發布1496 份,非企業機構發布209 份,報告整體數量較上年增長70%。2013 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 月31 日,國內已發布1026 份社會責任報告。
香港樂施會項目負責人王軒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量的增加固然可喜,但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以農業和食品行業為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數量增長速度為近3 年最快,但質量不高、信息缺失較多,改善空間還比較大。而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化咨詢服務總監鐘德明看來,一份高質量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能夠彰顯企業的成熟度,從側面反映出企業已經具備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完備的內部監督體系。不過,他表示,通過《報告》,我們發現,許多企業并未對其社會責任報告進行第三方獨立審驗,這與國際趨勢并不吻合。
《報告》顯示,2012 年,經第三方獨立審驗的報告在整體報告中僅占3%,較2011 年下降2 個百分點。2013 年年初至2013 年8 月31 日,經第三方獨立審驗的報告為48 份,占2013 年已發布報告總數的4.6%。除此之外,《報告》還指出,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的關鍵定量信息披露水平逐年上升,但行業差距較大,石油和天然氣、電力、煤炭開采等高耗能行業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相對較高,個別行業關鍵定量信息披露比例有所下降。
據分析,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的新增報告對關鍵定量信息的披露水平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方面的一個主要問題:報告數量增加迅速,但質量提高不明顯。此外,定量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數據披露隨意性強、計量單位和統計口徑不一、數據之間缺乏可比性等方面。對此,商道縱橫高級研究經理安嘉理表示,關鍵定量信息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核心價值所在,企業編寫社會責任報告時應對此給予充分的重視,否則報告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鐘德明也表示:“對于企業來說,讓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涵蓋更多的關鍵定量指標,可以表現出企業與其直接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信任度正在提高。”對此,安嘉理建議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關鍵定量指標指引,以規范報告核心信息、增強報告的可比性和實用性。由于不同行業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上具有不同特點,大而全的指標體系會忽略行業所面臨的社會責任特定議題,所以關鍵定量指標體系應分行業建立。(本報記者徐淼)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