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石油和化工企業重塑行業形象、改善公眾認知的熱潮中,企業怎樣勇擔社會責任,讓社會、員工共同分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企業與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近日記者在三秦大地陜西采訪時發現,不論是大型國有化工企業還是中小民營企業,都涌動著一股踐行社會責任的正能量。
創新 科技引領綠色發展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的期盼。”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趙海濤告訴記者,通過百余年的傳承和創新,延長石油擁有厚重的文化積淀,將“匯聚能源、延長價值”作為社會責任觀,實現企業自身與利益相關方和諧發展。
趙海濤告訴記者,延長石油堅持“感恩自然、低碳延長”的環保理念,推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近年來該集團環保投入累計近70億元,建成投運48個采出水回注和配套項目,25個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保項目。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秉持“打造中國一流安全節能環保能源化工企業”的愿景,堅持“高碳產業低碳發展,讓綠色伴隨你我他”的社會責任觀。“煤炭清潔、綠色、高效利用,是走出高碳產業困局的唯一途徑。要以科技創新推動低碳發展,實現煤炭綠色高效開采和分質清潔綜合利用,推動企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環境和諧共存。”陜煤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華煒說。去年8月,由陜煤化集團主導建設的首個國家能源煤炭分質清潔轉化重點實驗室成立,在煤炭分質清潔轉化與應用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致力于節能低碳環保型油品添加劑研發、生產的西安嘉宏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導產品汽油辛烷值促進劑-T1109(異庚酯)在顯著提高辛烷值,滿足國Ⅳ、甚至國Ⅴ汽油標準的同時,還有利于煉油企業提高汽油收率、降本增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以年銷售異庚酯產品2.5萬噸計,可使煉油企業減少新鮮水用量1.85萬噸,廢水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3.6萬噸、2.75萬噸,節省煤炭1500噸、電3.6千瓦時。”嘉宏石化公司總經理王宏告訴記者。
和諧 全員共享發展成果
記者了解到,陜西石油和化工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重視保障員工的利益,尊重員工的價值,為廣大員工提供舒心穩定的工作環境,營造和諧奮進的成長氛圍。
油田員工歷來都是哪有石油就把哪里當成家。在延長石油勘探開發涉及的10余萬平方千米土地上,延長石油人在工作、生活中處處樹立“家”的文化理念。西區采油廠開展“聚情愛家、聚力建家、聚心合家、聚智興家”的“家文化”建設,讓員工在感受家庭式溫暖中增強歸屬感,真切地把采油廠當作自己的家。
由于歷史原因和當時政策的影響,陜煤化集團所屬的幾個老礦區職工生活區建設簡陋,逐步形成棚戶區。陜煤化集團投資144億元啟動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住宅及配套設施630萬平方米,徹底解決棚戶區77402戶居民的住房問題。
去年陜煤化集團出臺困難職工救助、子女就學補助、大病醫療三項政策,每年增加投入近億元,對困難職工進行幫扶;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結對幫扶1100余戶,發放困難救濟金2500余萬元;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為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款454萬元,不讓1戶職工因病致貧,不讓1戶職工子女因貧輟學。
“我們公司近百名員工剛剛到秦嶺之冠的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旅游度假,觸摸夏日的清涼。今年還組織了2012年度優秀經銷商出國觀光考察。”陜西寶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崇理說,這已形成了慣例,不僅是對寶塔山漆銷售精英和員工辛苦努力的回饋,也是企業文化的體現。任崇理談到,寶塔山漆遍布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近1000人,公司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員工對待,購買各種保險,享受各種福利。
“國有企業做到的我們做到了,國有企業做不到的我們也要做到。”王宏這樣說。嘉宏石化為員工每年定期體檢、集體旅游、開展野外拓展訓練的同時,嚴格實行帶薪休假制度,保證所有員工輪流休假,力爭為他們提供最好的福利待遇。
奉獻 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企業發展了,既要造福員工,也要奉獻社會。我們牢記回饋社會、履行責任是國有企業的應有使命,持續推動公益事業。”華煒說。
近年來,陜煤化集團累計為社會捐款超過3億元。他們積極參與陜西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動,實施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扶持農村發展生態養殖、綠色果蔬等產業,實現群眾安居樂業,建設和諧新農村。所屬17家單位共結對79個貧困村,投入扶助資金3100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幫扶項目200余個,幫扶村農民人均收入實現了在自然增長基礎上再增收1500元。
“今年雅安地震發生后,我們在第一時間給災區免費提供10萬升成品油。”趙海濤說。延長石油的搖籃在革命老區。該集團把致富老區、回報社會作為當然使命,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洛川縣交口河鎮是延長石油煉化公司和延安煉油廠、延安石油化工廠等單位所在地,他們結合當地現有的果畜產業資源,全面推進交河口鎮陜西省示范鎮建設。2012年,交口河鎮成為陜北地區第一個GDP百億鎮。
盛夏酷暑,寶塔山油漆公司拿出10萬元慰問公司所在地興平市環衛工人,為400多工人贈送茶葉、冰糖、飲料等降溫品和T恤;與興平市莊頭鎮馬村結對幫扶,每年出資3萬~5萬元為村里配備健身器材、娛樂設施,慰問低保戶。
嘉宏石化則將陜西省兒童村作為長期定點資助幫扶對象,為兒童村的100多個孩子配置了電腦,冬天送去取暖煤,夏天供應降溫品。“這些孩子需要社會關心。我們雙方經常保持聯系,他們需要什么我們隨時提供幫助。”王宏深情地說,化工企業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開展公益活動,為社會分憂解難、作點貢獻是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本報記者 李軍)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