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集團)公司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社會公開發布了《武鋼2012社會責任報告》。
長期以來,武鋼以勇于擔當的央企品格和風范,積極履行自己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武鋼在2008年作為中國鋼鐵企業首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后,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今年是武鋼連續第5年編制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藉以回應社會關切、展示武鋼的形象,彰顯武鋼積極發揮中央企業的頂梁柱作用。
打造“綠色武鋼”
該集團新聞發言人陳永志在會上介紹,《武鋼2012社會責任報告》以武鋼總經理鄧崎琳的詩作《堅守》開篇,反映了在鋼鐵行業經營環境持續劣化的情況下,武鋼全體干部職工攻堅克難,守住鋼鐵主業微利底線、創新相關產業發展模式。2012年武鋼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321位,比上年上升20位。武鋼企業品牌價值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55位。
《武鋼2012社會責任報告》分為公司概貌、責任管理、市場績效、和諧社會、綠色環境、協同發展、后記、附錄等八個部分。主要描述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武鋼在股東、員工、用戶、供應商、社區、資源與環境、政府、行業和社會組織、社會責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武鋼2012社會責任報告》內容全面,特點鮮明:突出宣傳了2012年武鋼在鋼鐵“寒冬”中挺直脊梁,屹立堅守取得的成效;突出宣傳了2012年武鋼相關產業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突出宣傳了武鋼“一大目標”、“三個轉變”、“五項理念”。
《報告》全面反映了武鋼社會責任目標:回報股東,資產增值,成為國家驕傲的企業。誠信守法,回饋社會,成為社會尊重的企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與環境協調的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成為供應商敬重的企業。服務用戶,合作共贏,成為用戶信賴的企業。關愛員工,共同發展,成為員工熱愛的企業。
《報告》闡述了武鋼綠色發展的理念,武鋼按照循環經濟“3R”原則,促進資源和能源節約、高效利用、清潔生產以及資源回收利用,保護環境,追求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的最佳化,努力建成生態工業連接型的綠色鋼鐵企業。武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采用清潔的原燃料,采用大型、高效的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和完善的先進實用污染治理技術設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量,實現資源能源有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保護環境。2012年,武鋼著力打造“綠色武鋼”,被國家環保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四部委聯合授予“十一五”全國減排先進集體稱號,被武漢市評為“十一五”環保先進單位。
擔起實現“中國夢”的重擔
《報告》介紹了鋼鐵主業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概況。2012年,市場競爭空前激烈,鋼材價格屢創新低,鋼鐵企業扭虧創效異常艱難。武鋼股份認真貫徹落實“十二字”方針,及時實施八大舉措,成功守住微利不虧底線。昆鋼股份、柳鋼股份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守住陣地。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獲得批準,并于2012年5月28日開工建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報告》回顧了武鋼相關產業取得的成績。2012年,武鋼相關產業在優質保產的同時,以“存量換增量、資源換效益、資產換投資、時間換空間、市場換發展”,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實現營業收入623億元,利潤30億元,同比增長32%。
《報告》還對武鋼的發展進行了展望。2013年,武鋼仍然面臨巨大困難和嚴峻考驗,在中華民族向著偉大的“中國夢”奮勇進發的時刻,武鋼更要有所作為,主動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責任與使命。武鋼將充分發揮50多年來在技術、管理、服務、品牌等方面積累的優勢,緊緊圍繞“一大目標、三個轉變、五項理念”,突出結構調整,突出創新驅動、突出深化改革,突出管理提升,全面推進“第三次創業”,開創武鋼科學發展新局面。(本報記者 何人民 通訊員 白方)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