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經聯)主辦的“2013中國工業經濟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暨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發布儀式”在北京落幕。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經聯會長李毅中發表了題為“在新起點上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多年來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40%左右,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貢獻。結合十八大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希望企業能從以下五個方面將企業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提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一是企業要體現國家意志,實現民族愿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自覺履責;二是企業要為融合發展、包容發展、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履行應盡的責任;三是企業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兩型”社會的戰略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中,從而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四是企業關注民生利益,經營方針中突出質量品牌和安全生產,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最集中的表現;五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業“走出去”,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統籌,要樹立全球性社會責任理念。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總工程師黃毅提出了將企業安全生產作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最為根本、核心的觀點。黃毅指出,在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執政理念指導下,針對企業安全生產,展開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績,而尤以央企做的較為優秀。自2003年起,企業事故總量由最高的每年發生107萬起減少到2012年的34萬起,死亡人數由最高的接近14萬人減少到去年的七萬兩千人。隨后,中國工經聯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在會上發布了“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和“中國工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星級評價組織管理辦法”。與此同時,中國工經聯還發表了“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五年(2008年~2012年)回顧及趨勢展望”一文。除此之外,來自20個省市自治區的電力、煤炭、鋼鐵、石化、有色、礦業等87家行業企業集中發布了各自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其中央企27家,國企41家,民營和外資企業19家。最后,中國國電集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光明食品集團等8家企業代表圍繞本企業如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做了專題發言。
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顧秀蓮,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人社部勞動關系司司長聶生奎、全國性工業協會(聯合會)、地方工經聯、工業企業以及新聞媒體約800多人。(作者:郭惠華)
來源:國際商報網-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