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灤集團:社會擔當是企業發展的意義所在


    時間:2013-03-15





      “企業的發展最終要體現在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上,體現在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上,一個沒有社會擔當的企業,發展得再快也毫無意義。”對于企業的發展定位,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文學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

    2008年以來,開灤集團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一路高歌,2012年首次躋身世界企業500強行列,在中國企業500強中4年前進了216位,居第75位。而開灤集團的社會擔當,始終在與企業的發展同步。

    發展成果員工共享

    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始終是開灤集團堅持的基本理念。從2008年開始,開灤集團推出的每年為員工辦10件實事工程已經成為了雷打不動的常態化工作。其實,讓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并沒有局限在每年初確定的“十件”好事上。盡管企業發展急需資金,但開灤集團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從來“不差錢”。

    建立員工收入穩定增長機制。每年都提出明確的工資增長幅度底線。2012年開灤集團員工工資收入與2007年相比增幅達115%。解決員工子女就業,增加困難員工家庭收入。根據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研究制定招收員工子女就業的政策;制定解決困難員工家庭子女就業問題實施方案,從根本上改善困難員工家庭的經濟狀況。2009年至2012年,解決員工子女就業1242人,其中多渠道安置困難員工子女450人。

    改善員工生產作業條件。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作為最切實、最大的民生和福利。2011年集團原煤百萬噸死亡率僅為0.042,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所有生產礦井井下各主要生產區域全面推廣應用蒸飯箱和熱水機,礦工在井下吃上了熱飯、喝上了熱水。

    建立員工健康保障體系。免費為員工定期進行健康查體,并為員工建立了健康檔案。除了常規的醫療保險,企業還籌措資金建立了大病醫療互助基金、補充醫療保險等,進一步降低救助門檻,增加救助檔次,有效減輕了職工醫療費用負擔。

    改善員工的居住條件。截至目前,開灤集團已累計投入27.8億元,累計完成129.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廣大員工從低矮破舊的蝸居,搬到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戶均住房面積由2007年的50平方米提高到了2011年的74平方米。

    發展不吃子孫飯

    “雖然開灤本土資源短期內還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真的等到資源枯竭了,開灤十幾萬職工,五十萬家屬怎么辦?這么大一個群體的生計問題,必然演化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轉型,不單單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穩定的需要”。張文學說。

    在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開灤集團關于唐山老區煤炭產業發展的思路并不是提升產能,而是通過技術攻關,增加可采儲量,盡可能延長老區的開采壽命,實現了年挖潛資源量400萬噸以上,采掘機械化程度100%,資源回收率80%以上,為行業先進水平。這樣的選擇,一方面可以保持老區經濟的穩定,另一方面則可以掩護老區經濟實現轉型。

    目前,開灤集團以能源化工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業,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及新材料、新能源為重點培育發展產業的“兩主一新”產業格局正在形成,企業經濟總量由2007年的157億元迅速攀升到2012年的1757億元,非煤產業在集團經濟總量的比重超過了80%以上。“企業發展壯大是我們的責任,但我們絕不能為了眼前利益竭澤而漁、不加節制地開采。不吃子孫飯、在資源枯竭之前完成轉型更是我們的責任。”張文學說。

    做環境友好型企業

    開灤集團認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應有的擔當。近年來,開灤集團投入資金十幾億元,對重點耗能設備和污染源進行改造。按照廢棄物全面回收、能量梯級利用、污染物綜合治理以及資源共享的工作思路,推動不同產業鏈的延伸和偶合,對礦井瓦斯、礦井水、煤矸石、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煤化工副產品等傳統概念上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努力達到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圍繞廢氣、礦井水和廢棄物綜合利用3個主攻方向,形成礦井水處理利用、礦井水余熱回收利用、煤矸石建材和發電、瓦斯抽采發電、塌陷地生態環境治理5條產業鏈,瓦斯抽采利用率達100%,礦井水利用率達73%,煤矸石利用率達100%,節能環保產業年綜合創效達25億元。

    傳統產業實施節能減排改造,新興產業則將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放到了首要位置。開灤京唐港煤化工園區煤化工所有副產品全部循環利用,已經實現了煤化工產業廢水、廢氣、廢渣的零排放。目前,開灤集團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萬元產值綜合電耗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均好于國家及全省平均水平,原煤生產綜合能耗在省內同類型礦井中位于先進行列,在河北省2008年至2011年節能減排目標考核中榮獲第一名。

    為國分憂不遺余力

    對國家和社會,開灤人總是以無私無畏,顧全大局的胸懷做出自己的選擇———為國家分憂,盡社會之責。這種擔當已經成為了開灤的企業基因和開灤人的精神特質。

    2008年年初,為了應對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冰凍災害,開灤集團做出了春節期間不放假,顧全大局保生產的決定。春節三天,開灤出煤26萬多噸,鐵路和港口搶運煤炭106600噸,以自己的行動,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010年1月份,國內部分地區遭遇極端低溫天氣,一些電廠電煤供應告急,不少省市先后出現了拉閘限電現象。開灤集團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確保電煤生產。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開灤集團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支援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派出醫療、礦山救護等五支抗震救災隊伍趕赴四川抗震救災。開灤醫療小分隊在災區32個日日夜夜里,救治傷病員5562名,被當地群眾譽為“廢墟上的戰地醫院”,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予“紅十字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開灤礦山救護隊利用自己的救災知識和經驗,科學施救,多次完成急難險救災任務,被當地政府、群眾和其他救援隊伍稱為救災“專家”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了強烈地震。由開灤救護大隊9名成員組成的抗震救災突擊隊和由開灤醫療集團1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救護醫療隊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忍受著劇烈高原反應的痛苦和晝夜20多攝氏度的溫差帶來的不適,清廢墟、救傷員、為受災群眾搭建活動板房。事實一次次的證明,開灤工人是一支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敢打硬仗和勝仗的隊伍,開灤集團是一家勇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李曉輝 白文剛)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