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文化旅游第一品牌——華僑城發布了2012年社會責任報告。這是華僑城自2008年以來發布的第六份社會責任報告。在這份社會責任報告里,華僑城系統地闡釋了對股東的責任、對消費者的責任、對員工的責任、安全責任、環境責任和公共責任。其中,華僑城在成片綜合開發運營中,用生態美化所在的城市,用藝術提升城市精神氣質,打造出更美的“綠色城市”和“精神家園”,構成華僑城公益的特色和這份報告的亮點。
備受市民親睞的華僑城濕地是華僑城“綠色公益”中的一部分。自2007年接受深圳市政府委托管理濕地以來,華僑城濕地的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并于2012年5月對外開放。如今,這里不僅成為深圳市青少年的“生態課堂”,更成為深圳市傳遞低碳環保生活理念、發展生態科普教育的公益平臺。2012年11月18日,華僑城還啟動了華會所生態環保基金會。啟動當天就攜手全球最大獨立性非政府環保組織、全球享有盛譽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舉行公益拍賣活動,募得423萬,用于濕地環境保護。
此外,華僑城“以人為本”,積極拓展公共藝術空間,讓旗下的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館群和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藝術展館和公益性文化藝術場所,成為深圳乃至全國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基地,也為市民奉上一道道文化大餐。(記者 彭超)
來源: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