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電網公司2012年社會責任報告創新與變化


    時間:2013-02-22





    國家電網公司2012年社會責任報告是公司連續第八年在央企中率先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報告共7萬余字,披露了國家電網公司2012年的履責意愿、行為、績效和2013年履責承諾,展示了公司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推動社會責任根植基層的具體實踐。

      報告內容框架更加完整。

      報告采用“履責意愿、履責行為、履責績效、履責承諾”的內容框架,按照履行社會責任的完整邏輯,披露公司履責實踐和承諾,這在中國企業是首次。報告積極回應社會期望和利益相關方訴求,內容變工作表達為價值溝通,披露公司和電網發展對社會的貢獻和價值。新的報告框架有利于企業展示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動力,了解社會對企業履責績效的關注,增強履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報告覆蓋范圍更加全面。

      報告履責內容涉及了所有的省級電力公司,積極展示基層單位的履責實踐,并以具體案例的方式闡述了公司社會責任管理實踐,包括責任落實機制、社會責任管理模型、全面社會責任管理試點、社會責任融入“三集五大”、社會責任管理創造更大價值。同時,2012年適逢公司成立十周年,報告回顧了公司十年來的有關履責績效。

      履責意愿陳述更加深入。

      探索、實踐、檢驗、完善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報告闡明了公司社會責任的內涵、外延、功能、動力,指出了履責方式及可能存在的履責誤區,強調社會責任源于使命、始于戰略、成于機制、成于管理,披露了公司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使命、價值觀、戰略、決策、流程、日常運營和績效管理的具體實踐。

      履責績效溝通更加系統。

      報告披露了連續5年、3大類13小類66項、共330個定量指標,展示了公司創造的綜合價值。經濟績效披露分財務績效、電網能力、運營效率、供電績效4小類32項、共160個定量指標。社會績效披露分普遍服務、公益捐贈、伙伴共贏、透明運營、員工發展5小類18項、共90個定量指標。環境績效披露分服務清潔能源發展、推進全面節能、推進電動汽車發展、推進二氧化碳減排4小類16項、共80個定量指標。

      履責承諾披露更加廣泛。

      報告不僅發布了公司2013年承諾,還披露了公司2015、2020年發展目標。2013年,公司承諾城市年戶均停電時間少于5小時,農村年戶均停電時間少于20小時,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進一步推進,城鄉停電時間差距進一步縮小;電網投資超過3000億元,加快特高壓發展和智能電網建設,投產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5萬公里、變電容量2.3億千伏安,直流線路2210公里、換流容量800萬千瓦,安裝智能電表超過3000萬只。公司將于2015年初步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010年的3倍。

      履責議題選擇更加與時俱進。

      報告在確定2012年履行利益相關方責任議題時,充分考慮當年社會和利益相關方關注熱點與公司重點工作的結合點,對責任議題矩陣內容及排序進行了重新調整。比如,在優質服務責任議題選擇中首次將保護客戶信息安全列入重要議題并披露了相關信息,同時突出了2012年社會用電客戶普遍關注的階梯電價實施、智能電表推廣等熱點議題。在服務“三農”責任議題中將城鄉供電一體化、高寒高海拔藏區電網建設等重大民生議題放在顯著位置予以詳細披露。履責議題選擇的與時俱進,增強了報告內容的貼近性和時效性。

      社會責任管理呈現更加充分。

      報告融入了公司社會責任管理創新成果,首次系統披露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型,包括管理目標、管理機制、管理內容、管理動力4大模塊、21個要素,闡述了公司推進社會責任“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的路徑和模式。這是確保企業發展充分考慮社會和環境因素及可持續發展要求,自覺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公司對央企社會責任管理創新的重要貢獻。2012年,公司在27家全面社會責任試點單位實施“15333”工程,推進社會責任根植基層和一線。報告以豐富的案例,突出反映了一年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給試點單位運營和管理帶來的新變化,集中披露了試點單位將社會責任管理融入和服務“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具體案例。大量生動翔實的案例,體現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理念與履責實踐的水乳交融,凸顯了社會責任推動企業管理提升的價值,也使得整個報告內容更為充實、豐滿。

      報告設計更具親和力。

      報告文本設計采用無實圖封面,以導線勾畫的電網元素圍成一個“心”形,與當中“你用電、我用心”的口號高度契合,整個封面簡潔流暢、主題鮮明。報告采用了部分由專業攝影團隊以公司基層員工為主體拍攝的高質量圖片,畫面質樸親切,突出了“人”這個企業履責主體,也大大增強報告的親和力。還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手繪圖案的穿插運用,一方面達到了真實圖片難以呈現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來源:國家電網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