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群眾紀實
1月30日,“好一多”公司到貴陽市云巖區環衛局慰問環衛工人,發放春節慰問品。
1月25日,“好一多”公司慰問修文縣平灘村20戶貧困農戶,發放幫扶資金10000元。
2月6日,“好一多”公司慰問谷堡、六桶鄉200戶貧困戶、五保戶、孤寡老人,發放價值20000元的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物資。
“感謝好一多對我們的關照,大家心里都很溫暖。”2月6日,接到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送來的牛奶和食用油,修文縣谷堡鄉折溪村的76歲空巢老人宋光誠感激地說。
春節來臨,“好一多”在市區、山鄉傳遞著屢屢溫情,回報政府、群眾多年來對其發展的大力扶持。1月25日,慰問修文縣平灘村20戶貧困農戶,發放幫扶資金10000元;1月26日,向谷堡村二組糧食減產農戶發放救災補助9204元;1月30日,慰問云巖區環衛工人,發放6000元慰問品;1月27日至2月8日,開展春節送禮活動,向貴陽市貧困群眾贈送總價值48600元慰問金及禮品;2月6日,慰問谷堡、六桶鄉200戶貧困戶、五保戶、孤寡老人,發放價值20000元的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物資。
短短十多天內,“好一多”已發放70多萬元的資金和物資,給社會各界困難群眾送去慰問,保障他們過一個溫暖的春節。
這只是該公司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
自成立之日起,“好一多”就把責任二字銘記于心,在做好產品的同時,對社會責任勇于擔當。
“‘好一多’是民生企業,所有發展都離不開百姓。”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琴說,“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鮮奶的同時,公司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過去的11年來,“好一多”先后建立了6個奶牛基地,養殖奶牛13000多頭,帶動農民種植人工牧草2.5萬畝,促使農民年均增收1500萬元,在社會公益活動方面已投入資金逾3000萬元。
2011年6月至9月,我省遭受嚴重干旱,大部分農作物絕收,農民的生產生活遭受巨創。關鍵時刻,“好一多”挺身而出,向農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打開大門收購青貯包谷稈。“這次收購擴大了范圍、放寬了標準、延長了時間、增加了總量。”張琴說,為此,公司增加投入近1000萬元,惠及清鎮市、平壩縣、烏當區、開陽縣、息烽縣等相鄰縣(市、區)幾十個鄉鎮的上萬農戶。
十余年發展,龍頭企業“好一多”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贏得的不僅是市場,還有一批與之魚水相依的農民。
“我們做的是民生產品,同時也是富民產業。”張琴介紹說,奶業生產涵蓋一、二、三產,發展奶業是一項富民工程,惠及面巨大。據測算,發展一頭奶牛,每年可以為地方貢獻工業產值7.2萬元,帶動農民增收1500至3000元。
據了解,“好一多”公司的“一萬頭標準化奶牛養殖基地”正式滿負荷運營后,不但可為地方新增就業機會1000多人,每天為市民提供安全優質的新鮮奶源100多噸,還可帶動近20000農戶每年創收5000多萬元。此外,通過與20000多農戶結成產業共同體的形式,“好一多”帶動農戶種植牧草,促使農戶年均創收達1.9億元,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同時,“好一多”的發展還為一方就業添磚加瓦。自成立以來,“好一多”以服務社會、擴大就業與社會保障為宗旨,通過校園、社會招聘等方式,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接收復轉軍人;先后安置下崗工人、無耕地人員和殘疾人士就業500多人,提供各項就業崗位達4700多個。
積極提供就業崗位的“好一多”,始終嚴守國家法律法規,全方位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公司勞動合同簽訂率達100%,“五險”購買率100%,于2006年成立的工會,不斷完善企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為公司與員工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梁。
近三年來,隨著“好一多”公司銷售額的增長和效益的提升,員工工資及福利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薪酬發放額從528萬元至1037萬元再到1342萬元,每年增幅達20%以上,讓員工真切共享發展的成果。日前,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企業”,還先后獲得了“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國光彩事業獎章”和“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等諸多榮譽。
來源:貴陽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