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疫情影響下基建受政策支持
2020年年初,由于突發疫情影響,國內經濟受到巨大的沖擊,尤其一季度大部分行業生產、居民出行以及消費等出現停滯,國內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資作為逆周期調節工具,在2020年持續發力,2月份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第二批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同時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新投資項目建設力度,確保重大項目及時開工;3月份國家要求加快發行和使用提前下達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的規模。受此影響,在上半年國內基建投資呈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下半年投資增速明顯加快,2020年1—10月國內基建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長3%,與疫情前的增長速度基本持平。目前來看,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短時間內不會消除,尤其是外部環境的惡化會進一步沖擊國內出口,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阻力,在此情況下,預計2021年國內基建投資仍將受到明顯的政策支持。
B 原油重心抬升繼續支撐瀝青
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為原油加工的副產品,原油價格的變化對于瀝青價格走勢影響較大。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近幾年國內石油瀝青期貨價格走勢受成本端走勢變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中長期單邊波動基本會跟隨原油波動,短線波動受影響因素較多,與原油相關性也表現出一定的不穩定性。
2020年,受疫情以及石油市場“價格戰”影響,原油大幅走跌甚至跌至極端位置,對瀝青走勢形成明顯打壓,而5月以后油價低位反彈也推動了瀝青價格上漲。2021年,疫苗將逐步投入使用并有望減緩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全球經濟環比修復以及美元指數走弱的預期不會發生變化,市場風險偏好整體將進一步回升。而在OPEC+減產以及原油需求逐步恢復下,全球原油市場有望延續去庫。因此,無論是宏觀邏輯還是原油供需面邏輯均支持油價向上運行,但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疫苗大規模使用后的效果與預期的偏差仍是主要的風險點,這可能會抑制油價上行的高度。整體來看,我們認為2021年油價整體運行重心有望進一步上移,并將推動瀝青價格運行中樞抬升。
C 高需求、高利潤提升瀝青供給
國內瀝青產能持續增長,2021年新增產能仍然較多。國內瀝青總產能在過去十幾年持續增長,有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年底,國內瀝青總產能達到5900萬噸,產能過剩較為嚴重。“十三五”前四年,我國瀝青年產能增速基本維持在5%上下,而2020年國內瀝青產能增速卻高達24%。據了解,市場對2020年“高需求”預期以及2020年瀝青生產利潤持續好于成品油使得煉廠陸續轉產、投產和擴充瀝青產能,尤其是轉產瀝青裝置占比超過50%,導致2020年瀝青產能出現明顯增長。2020年國內瀝青實際新增投產產能達到530萬噸,其中山東地區新增占比為83%,淘汰的落后產能為145萬噸。預計2021年國內新增瀝青產能480萬噸,其中凱意石化300萬噸的常減壓裝置將在2021年3月份投產,而東方華龍、齊旺達以及鑫洲新材料也有投產計劃,未來國內瀝青產能整體將進一步擴張。
稀釋瀝青進口大增,馬瑞油供應有望恢復。近幾年,馬瑞油產量的下降以及對國內供應的下滑令國內瀝青行業一直擔心瀝青原料的供給。2020年下半年,委內瑞拉原油產量降至30萬桶/日左右,而2016年以前產量在230萬桶/日左右,2019年以來,馬瑞油的到港量也在持續下降。為應對馬瑞油供應的下滑,國內瀝青煉廠也在積極尋找替代原料,包括馬來西亞轉口的馬混、冷湖、稀釋瀝青以及中東地區部分重質原油均成為主要的瀝青替代原料,且供應相對穩定。2020年,國內稀釋瀝青進口量大幅增長。海關數據顯示,1—9月稀釋瀝青進口量累計達到1036.65萬噸,而2019年同期進口量僅為161.35萬噸,同比增長了543%。目前來看,雖然馬瑞油供應銳減,但國內瀝青生產替代原料充足,稀釋瀝青進口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瀝青原料的供給,使得國內瀝青供應整體保持穩定。2020年年底有消息稱中石油恢復進口委內瑞拉原油,但尚不明確能否恢復如前,排除馬瑞油供給的不確定性來看,國內瀝青替代原料供應不會出現大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內瀝青的供應。
高利潤下瀝青產量連續刷新歷史紀錄。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國內瀝青產量也受到較大沖擊,但二季度以后產量持續恢復。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瀝青產量累計同比增長26%。2020年二季度以來,國內瀝青供應的提升一方面源于需求增長,另一方面源于瀝青生產利潤高企。在此背景下,國內瀝青煉廠開工率在2月份降至30%的創歷史新低后持續回升,7月以后開工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處于歷史高位,11月以后有所回落。2021年,隨著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逐步投產,成品油產量進一步增加將加劇國內供應過剩,繼續壓縮成品油的生產利潤,這將推動轉產靈活的煉廠轉產瀝青或其他副產品。而就“三桶油”來說,隨著國產低硫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三桶油”部分煉廠趨向于生產低硫燃料油,這意味著“三桶油”瀝青產量會有一定壓縮。整體來看,2021年,地煉瀝青產量占比將進一步增加,而“三桶油”占比將下降,國內瀝青總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瀝青進口有所增長,高等級項目需求穩定。2020年以來,國內瀝青進口仍然保持增長,1—10月國內瀝青進口量累計達到407.75萬噸,同比增長13.44%,而出口量同比下滑23%。進口瀝青一直作為國內瀝青供應的補充,進口量占比穩定在20%上下,對國內供應整體影響不大。從進口利潤來看,年內瀝青進口利潤持續為負,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貿易商進口積極性,但由于部分高等級路段建設項目對進口瀝青需求穩定,使得瀝青進口維持增長。
D 2021年瀝青需求不宜悲觀
“十三五”公路建設目標提前完成,“十四五”建設增量將放緩。根據“‘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到2020年年末公路總里程達到500萬公里,公路總里程新增42.27萬公里,年均增長8.45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5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新增2.65萬公里,年均增長0.53萬公里。從“十三五”前四年的公路建設情況來看,公路總里程以及高速總里程增量均已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十三五”時期的五年規劃目標已經在2019年提前完成。預計到2020年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將達到51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將達15.5萬公里。2021年進入“十四五”時期,預計與“十三五”和“十二五”時期相比,公路建設同比增量將出現下降,道路建設增長步伐持續放緩。隨著國家公路網的逐步完善,未來新建公路需求將逐步減少,道路養護需求將逐年增加,而道路養護需求的瀝青用量相對較少。從高速公路的建設情況來看,根據有關機構的統計和測算,未來五年重點建設的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西部及南部地區,包括云南、四川、廣東、廣西、新疆、貴州等省份,總規模為5.85萬公里,遠高于“十三五”時期這些省份的高速公路增量。
地方專項債發力,2021年政策支持仍可期。2020年,在國內經濟受到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基建作為逆周期調整工具持續發力,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量大幅提高以支持基建。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額度為3.75萬億元,同比增加1.6萬億元。截至2020年10月底,新增專項債的發行金額達到3.55萬億元,已經超過全年計劃發行總量的90%。從專項債投向來看,由于7—10月棚改投向明顯增加,導致收費公路占比下降,1—10月有28%的項目收益專項債投向了收費公路,而在上半年為60%以上。整體來看,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呈現出發行總量顯著增加、發行進度明顯加快、投向基建的比例明顯提升等特點,政策發力也會對公路建設以及瀝青需求形成明顯支持。2021年疫情對國內經濟的沖擊仍不會消除,國內經濟的穩定復蘇仍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因此,預計2021年國家政策層面仍會進一步側重于基建,進而提振瀝青需求。
后疫情時期瀝青需求預期不悲觀。2020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下游需求集中爆發,加之煉廠高利潤下生產瀝青的積極性提高,帶動瀝青產量大幅增長。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1—9月,瀝青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4%,增幅超過往年同期水平。從國內瀝青的消費結構來看,道路需求占比仍然最大,為80%左右,建筑防水需求占比在15%左右,焦化船燃需求占比在5%左右。在道路需求中,道路建設需求占比在55%左右,道路養護需求占比在24%左右,近幾年國內道路建設需求有所放緩,但道路養護需求逐年增加。另外,得益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防水需求逐年擴大,而由于低硫燃料油需求的增加,焦化船燃方向的需求將逐步減少。
進入12月,隨著瀝青剛需逐步萎縮,到2021年3月之前瀝青需求主要表現為冬儲。當前來看,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對瀝青價格形成一定支撐,預計冬儲價格不會過低,但若原油持續走高,則瀝青冬儲可能延后。2021年瀝青需求不宜悲觀。
整體來看,預計2021年國內瀝青市場高供給、高需求有望延續。從瀝青價格走勢來看,2021年成本端影響仍會十分顯著,油市進一步復蘇有望帶動瀝青價格上行,但鑒于經濟復蘇下原油的金融屬性更強或更具上升性,預計瀝青整體表現會弱于原油,而瀝青市場的主要矛盾仍集中在階段性供需是否匹配,這將帶來結構性機會。預計2021年瀝青價格運行重心將進一步上移,全年運行區間預計在2400—3400元/噸。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