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經濟帶新興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均超過5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07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大關系,“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介紹,2016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轉折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干部群眾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根本變化。二是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三是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羅國三表示。

      羅國三認為,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成就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從2015年的42.3%提高到2019年的46.5%,2020年前三季度進一步提高到46.6%。新興產業集群帶動作用明顯,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均超過50%。

      二是綜合運輸大通道加速形成。長江干支線高等級航道里程達上萬公里,14個港口鐵水聯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沿江高鐵規劃建設有序推進,成都天府機場、貴陽機場改擴建等一批樞紐機場項目加快實施。截至2020年11月,長江經濟帶鐵路、高鐵通車里程分別達到4.37萬公里、1.54萬公里,比2015年分別新增9120公里、78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6.37萬公里,比2015年新增1.55萬公里。

      三是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建設融合程度更高,上海洋山港四期建成全球最大規模、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成為唯一吞吐量超11億噸的世界第一大港,中歐班列線路開行達30余條,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形成。2016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新增8個自貿試驗區、24個綜合保稅區,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

      四是綠色發展試點示范走在全國前列。上海崇明、湖北武漢、重慶廣陽島、江西九江、湖南岳陽結合自身資源和稟賦特點,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浙江麗水、江西撫州深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了有益經驗。

      五是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長江保護法于2020年12月26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成為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大保護進入依法保護的新階段。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和公益訴訟的銜接機制初步建立,建立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理體系,加快完善生態補償、多元化投入、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等機制,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羅國三指出,事實證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相互融合促進的,通過五年來的實踐和探索積累了五條經驗。一是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二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三是必須強化系統思維。四是必須推動改革創新。五是必須狠抓工作落實。“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困難,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仍然薄弱,創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區域協同有待進一步加強,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現象還時有發生,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破解這些困難,著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新貢獻。”羅國三強調。(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2020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丨《問政山東》獲得2020第十屆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節目 2020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丨《問政山東》獲得2020第十屆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節目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