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出現一定幅度回調,其下游品種液化石油氣價格后市將如何演繹呢?
當前原油端的主要分歧在于“強預期”與“弱現實”之間的矛盾。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歐洲面臨第三波疫情高峰,多地再度封城;而阿斯利康疫苗因嚴重副作用隱患被多國緊急叫停;EIA最新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已連續多周增長,表明需求端并未達到復蘇預期。疊加美債收益率創新高導致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避險情緒增加,油價是否自此回歸到偏低的基本面估值依舊存疑。后續需重點關注4月OPEC+會議最新動向。
回歸液化石油氣自身,整體呈現“供需雙弱”局面。國產氣方面,3月全國主營煉廠迎來傳統檢修季節,開工率及外放量均呈現下降態勢。進口貨源數量今年頭兩個月均突破190萬噸大關,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由于當前華南華東港口庫存高企,加之部分地區進口利潤倒掛,預計3月下旬開始進口端供應量將明顯減少。
春分節氣已過,全國氣溫整體回暖趨勢明顯,燃燒需求不斷減弱。化工原料需求則相對復雜:PDH路線多條裝置開啟檢修,涉及年產能225萬噸,整體開工率截至上周降至69%,周環比減少近15個百分點。結合檢修時長多在20天左右,預計減少丙烷需求量16.5萬噸。
汽油添加劑路線需求向好。隨著成品油價格連續上漲,作為調油使用的MTBE及烷基化油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以山東地區為例,3月二者最高價格分別突破5700元/噸及5600元/噸,月漲幅分別為18.65%、16.88%。高價帶來的利潤修復為裝置開工率提供了保障,當前二者開工率均穩定在45%左右,預計后市將維持平穩。
整體來看,當前LPG市場自身矛盾并不大,供給收縮,需求走軟,基本面相對偏弱。在原油價格維持振蕩的前提下,LPG走勢將逐步回歸基本面。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